025-84470026
所在位置:首页/心理专栏/赵晓旭

自伤行为的背后

浏览量:6915      发表时间:2021-03-11

自伤行为的背后

咨询中有时候会遇到具有自伤行为的来访者。

自伤也就是自我伤害,我理解的是凡是有意识有目的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伤害的行为,都可以称之为是自伤行为。自伤行为往往具有隐匿性,很多时候是在自伤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或者认为安全时才会告知他人。或许对来访者来说,自伤行为是羞耻的事情。如果被发现了,别人也可能认为是其精神处理问题,对其采用异样的或者退而远之的态度,所以不宜为外人道尔。

自伤也具有“成瘾”性,自伤后的快感会让人“上瘾”,我曾经询问过他们的感受,他们把它描述为:放松、舒适和自由,一种解脱感(但是这种感觉很短暂,随之而来的是愧疚和后悔以及害怕)。似乎自伤前累积的压力会突然全被赶跑了,这种感觉似乎会让人“上头”,所以自伤者身上会留下很多“印记”。

自伤也会让来访者担心,身体疼痛伴随的心理释放非常人眼中正常的行为方式,持续的行为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或许是来访者最担心的事情。这也是来访者寻求帮助的动力之一。解决的问题的方式有很多,为何会对伤害自己情有独钟,这是咨询室中经常会提到的问题。

习得性惩罚方式

我们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被长辈揍的经历吧,被打时皮肤上的疼痛会让人记忆深刻,以此警告和切记:不能犯错。这种“伤害”的方式是一种惩戒的手段。“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的老祖宗传统式的教育方式。但是很多时候这种教育方式带有一种扭曲的意味,长辈对子女的期盼与他们对待孩子的方式所表达的意义背道而驰:犯了错要受罚,做不好要受罚,做的好时需要更好。惩罚是鞭策,也逐渐成为了“伙伴”,因为达不到内心中的“好”时会受罚,受罚会减轻没有达到“好”时的愧疚、难过和恐惧,似乎成为最后的交代:我做不好时受罚就好了。这种模式变成一种认知被固化后会成为成人对待失败和无法掌控的处境时的处理方式,受罚可以减轻内心的愧疚、惶恐和诸多不适。

极端情绪的处理方式——行动化

行动化作为一种防御方式,是以行为作为一种方式来防御潜意识想要隐藏的内容以避免这些内容呈现到意识中引起内心不适。自伤行为很多时候出现在一些特殊的时间段,比如遭受情感、人际、工作或者学业等方面的重创时,这时候会有大量的、复杂的、负性的情绪体验仿佛潮水一般涌动在大脑中,且难以去理清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感受,几乎是处于一种被感受“操控”的状态。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什么?是如何产生的?这些被防御在意识层面之外的内容难以获得解答时,我们需要迅速找到一种可以“控制”的方式马上停止这种复杂的感受——自伤。之后感觉被阻断,答案仍被封存。

攻击性的表达

理解自伤,无论从哪个层面,都带有攻击性的意味。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攻击性的背后是隐藏着巨大的情绪体验的,这种体验可以被理解为愤怒。对自己愤怒所以要惩罚自己,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伤害自己造成身体的疼痛借以转移愤怒。当这种愤怒指向于别人时为何也会攻击自己呢?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别人”都有谁。这里提到的愤怒与常规意义理解的愤怒是有一些区别的,主要是指被压抑了的愤怒,之所以被压抑是因为如果它出现在意识层面会导致内心极大的不舒适和难以接受,所以这种愤怒主要是针对自我或者是养育者。“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通过伤害自己,从象征意义上讲也就是在伤害养育者,借以表达对他们的愤怒。对养育者的愤怒和攻击是不被超我接受的,所以会通过这种“迂回”的方式表达。

获得爱和包容

《樱桃小丸子》有这么一集:小丸子发现生病时妈妈会非常温柔的对待她,不会喊她起床,还会准备各种好吃的,所以小丸子千方百计想要让自己生病。自伤者在内心深处也会有相似的需求:当我“受伤”了,你就会在乎我,关注我,爱我,同时会包容我的过错,不会惩罚我。当然,这种需求很多时候是自伤者无法意识到的,这种可以“继发性受益”的行为也多是通过潜意识的操作进行的。

获得主体感

有来访者说自伤行为发生前有一种像要“发疯”的状态。当我们处于类似“疯”的状态时自体几乎是处于崩离的边缘,如果用一个比喻来形容的话,或许类似于掉入万丈深渊时掉下和着落过程中的感受吧,这种感受可能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体会的,但是对于处于崩离边缘的人是能够切实体会到那种想要抓住某种东西的,能够让自己停下来的迫切。如果外界无法“施以援手”,能帮助自己的只能是自己了,疼痛是可以立即获得的感觉自己还存在的最直接的方式。也许我们经常从影视剧里看到这种场景:当人们分不清自己是在梦里还是在现实时,会给自己一巴掌,疼了说明就是在现实。自伤的作用也在于此,它让人能够感觉到:我还在现实,我还存在,我可以成为自己的“稻草”。

无价值的东西要被毁灭掉

自伤的终极结果是毁灭。如果一个人所获得的自我认知是无价值的话,他会潜意识里采用毁灭的方式对待自己。这也可以理解为何很多抑郁的人会选择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无价值感是抑郁症患者典型症状之一,没有价值和无用的事物人最终的结果就是毁灭。无用的东西可以丢掉,觉得自己无用那就可以采取伤害自己的方式“毁灭”掉自己,或者“毁灭”掉无价值的那部分“自己”。

无论我们的自伤是源自于哪一种状况,这仅是一种面对不可处理的自我状态时的“应急”措施,而且其带来的效果非常短暂,之后又会陷入无止境的循环当中。经过分析,理解自伤背后的动力性因素,了解自己,才能缓解这种“不可处理的自我状态”所带来的强烈程度,同时以健康的方式处理。

以专业赢得信赖,用真诚温暖心灵

森知心理,您身边的心理顾问

欢迎来电:025-84470026 客服邮箱:025XL@163.com

姓名:
年龄:
联系电话:
邮箱:
咨询师:
时间:
留言:

相关文章

森知公众号

网站首页关于森知加入我们联系我们预约咨询意见反馈心理问答

版权所有:南京森知心理咨询    ICP备案号:苏ICP备15047179号-2

中心地址:南京市中山东路头条巷50号(逸仙名居)2栋301    E-mail:025XL@163.com

全国服务热线:

7*11(9:00-20:00)

025-8468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