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不是万能的
浏览量:7314 发表时间:2016-02-24
心理咨询师不是万能的
今天遇到了一个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的事情:
有个男的问我,是否学过心理方面的知识。我说当然。
问我会不会催眠,我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说略懂。
结果他叫我帮他催眠下,他想看看下一次体育彩票的号码……
哥当事心里万马奔腾,要是这都可以,世上就没穷人了。
这是我无意间看到的一个笑话,反映了生活中大家对心理学的误解。很多人都认为心理咨询师可以洞察世间万物,少则让你预测一下彩票号码,多则会让你展现读心术的本领。如果心理咨询师真的有那么神,那个个不都是富翁了嘛。那么在咨询室中呢?大家对咨询师又会有什么样的期待呢?
我接待过很多的来访者在叙述完他们的问题后,就会立刻问我“老师,你能告诉我有什么快速有效的方法可以解决我的问题吗?”又或者“老师,你直接告诉我该怎么做选择吧!”还有的会说“老师,你能跟我父母/我男(女)朋友谈谈,让他们别这样对我,行吗?”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我都只能无奈而坚定地说“不能!”,接着他们就会很委屈的说“如果你都不能帮我解决问题,那我来找你干嘛呢?”
我想这种问题每个咨询师都遇到过,这是在咨询室与来访者之间的一个典型的问题,在很多时候,尽管咨询师已经做出了努力,但依旧会出现此类问题。前来治疗的人往往容易把咨询师当做心理的人生导师,认为咨询师的角色就是为他个人指引一条康庄大道,即告诉他,他是谁,他的问题是什么,他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何时应向前走出哪一步等。似乎咨询师是万能的人,甚至是能为来访者的一生指引道路似的。
但其实作为心理咨询师,大家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我今天想和大家谈谈咨询师为什么不能。
在我们的传统意识中,医生就是一种权威,很多人以为,只要找到一个很权威的咨询师,一切问题都可以搞定。但我想说心理咨询不像普通医学,它并不那么在意诊断,也不是看一次病,处一次方就能立竿见影的。心理咨询师并不是万能的,许多事情也是无能为力得。比如酒依赖、戒烟、药物滥用、同性恋、疼痛、身体或精神残疾、境遇不佳、升职受阻……等。尤其是对现实困境,咨询师没有能力帮助你改变。
许多来访者很自然地抱着这样的想法:我有一个问题,我需要求助,需要咨询师的对问题的解决意见,至少给我一个主意。或者我有一个烦恼,我希望咨询师能帮助我化解,看过心理咨询师后,烦恼就应该不再存在了。但咨询师往往没有明确的观点,只是问你能做什么?你能承受多大的自我改变,或者如果问题不消失,你能忍耐它多长时间。如果你硬是要咨询师给你一个是还是否,他要不含糊其词,要不就顾左右而言它。
其实,你的故事,我们在听,我们在用心听。耳朵里听着你的语言,心里体会着你的愤怒、你的委屈、你的喜悦、你的忧愁,感受着你的感受。好的咨询师总是在激发你对自己的反思,使你从你的问题中看到自己,从感觉自己是一个无辜受害人,慢慢明白自己也可能也是构成某个问题的“肇事者”。
弗洛依德说:“精神分析只能治好有精神分析头脑的人。”大意就是,来访者才是咨询的主体。
咨询发生时,你可能感觉心理咨询师什么都没有做,他只是在提问,有时是一些非常古怪的问题,比如:“你的问题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为什么是现在来做心理咨询?”“如果一天你已经习惯了有问题的生活,心理咨询师帮助你解决了问题你会反过来不安吗?”等等。有些心理咨询师可能会对你的早年提问,尤其是你双亲的关系,或者在你成长中那些重要的关系人,你对这些人的内心感受与早年的创伤体验可能是你现在内心结构,亲密能力,安全与信任感,行为与情绪体验的根源。咨询师可能让你领悟到,许多问题是你无意识的应用儿童时期与亲人的关系模式来处理现在的人际关系造成的,选择一种成熟的回应模式是你需要自己去决定的。
咨询发生后,真正的治疗就开始了,不过不是咨询师在做,是你在做。你开始对自己每个行为,情绪,内心体验保持一种分析的态势,问问自己是否在重复那些无效的回应方式,是否已经选择了新的路径。以为咨询完了后自己什么都不能做,只能等着下一次咨询是非常糟糕的。你必须做新的尝试,到下一次咨询医生最关心的是咨询后你发生了什么改变。
一旦形成了治疗关系,你必须投入,主动地坦承你的困惑与问题。不是干等着咨询师来做什么。如果你不投入,咨询师就只能等待,他是被动的,从属的。其实,心理咨询成功的关键是来访者自身的准备、内在成长的动力、咨询中真正投入的程度。
你是水,咨询师是船,水涨才能船高。
淘宝是万能的,可是心理咨询师不是万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