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84470026
所在位置:首页/心理专栏/王宇

心理治疗的误区与解读

浏览量:4492      发表时间:2021-02-04

 


一:告诉我该怎么做

刚开始治疗的患者因为不理解心理咨询的作用与意义,他往往希望咨询师给他建议或告诉他该怎么做。他对了解自己并不积极,也没有认识到症状与人格之间的关联,他只是想要去掉症状变可以正常。

在每次咨询前他往往会准备或写下来本次咨询想要解决问题,并希望咨询师有好的方法可以帮他解决问题。年轻时候的我,也是抱着如此幻想开始学习心理学,以为学遍所有“武功”,便可以帮助来访者解决疾患。但随着治疗经验的增长,我不得不认识到一个事实——方法不能救一个人,就算可以也是暂时的。

心理问题总是会随着时机与境遇的变化而变化,只是盯着问题本身,而不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最终只是缘木求鱼。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这似乎天经地义,但在心理治疗领域却行不通。

一些人在几次治疗没有显著改善的时候就会抱怨,甚至认为治疗没有用。这个问题要分为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他对真正的治愈依然没有深刻地理解;第二,他过于急于求成,没有认识到咨询本身并非立竿见影的事情,这需要相对漫长的探索与体会的过程。

心理治疗这件事从形式上来看有些像健身、瑜伽、钢琴、某种技能的学习,这些事情的共通点是耐心与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掌握要领。

但这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如果一个人给自己或孩子报班学习某种兴趣或技能,学期为一年或三年他都不会觉得长,也不会奇怪,因为他清楚,无论是学习文化课,还是某种兴趣和特长,这必然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金钱,他有这样的心理预期。但对心理治疗却是另一个样子,当治疗超过两三次没有让他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他就会大失所望。但事实上,此时就好像一个人去了几次健身房就要求有健康的体魄一样不合理。

患者总是很着急,着急解决问题,他都懒得和咨询师共同探讨他原生家庭,成长经历,人格的病态与价值观的问题。他只是希望治疗师可以告诉他怎么做,然后他就好了。他似乎把对人的治疗,当成了汽车修理,他恨不得前脚进咨询室,后脚就和正常人一样了。一旦治疗师不能满足他如此的要求,那么他就会立即对治疗失望,认为治疗没用。

咨询相当于投资,看重的是长期的收益,而不是短期的波动,只是关注眼前的得失,这只是投机而已。这种情况在股市中很常见,急于挣快钱,反倒会让人亏损更多,而真正在股市中挣钱的人并非看中短期收益,而是看中一个企业的内在价值,而随着企业的成长,他自然会有合理的收益。而在心理治疗中也是如此,如果不能端正态度,也难以在治疗中有收获与成长。

治疗是一面镜子,帮助人看清楚,搞明白。心理治疗不是叫人怎么做,而是帮人去悟。如果在错综复杂的症状中不能发现其规律与机制,那么就无法触及问题的本质,当然就无法消除症状。

一位患者在经过初期对治疗的不理解与挣扎之后说到:我觉得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发现,而不是想办法消除,发现的越多离真相越近。

 

         

   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当患者没有对自己问题有深刻的认识,那么就只会把注意力放在症状上,当症状严重的时候他恨不得天天来治疗,而症状减轻了之后,他也许几个月或几年都不来一次,这样治疗也就难以系统化,深入化,最后治疗就成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他对问题认识上的肤浅,他以为病好了,一切都好了。他没有意识到问题的本质不在于病,而在于自己这个人。他把症状与自己这个人分的很清楚,他认为病是病,人是人,他没有发现这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所以他甚至会认为生活中一切不顺利,不如意也都因为病所导致,而没有醒悟到性格(人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的含义。

他会把外在的症状当成了这一切不顺利的起因,事实上他没有意识到,症状只是结果,而非原因。正是因为他的幻想,他的强求,他错误的价值观,才让他走上了错误的人生道路,最终才让他病了。如果不能觉察到这一点,那么治疗也就无法真正走进他内心深处。

当然,正如生活中其它事情一样,没有谁一开会就正确,所以对于“青铜段位”的患者来说,他必然要经历多次循环——在一次次幻想通过方法来逃脱,最后又一次次让他失望;在一次次幻想被专家拯救,最后又不得不直面现实;一次次侥幸逃脱之后,他回到了原点。如此的经历终究会让他在某一刻深刻地认识到,问题不是他认为的那么简单,他自己也不是他以为的那么无辜,这一切的背后一定有他没有觉察到的深层次原因与冲突,如果不发现这问题背后的真相,那么他永远都不会好起来。

一些人会开玩笑地说如果他青春期的时候来治疗也许他就不会走那么多弯路了,但我却提醒他,那个时候,也许他还沉浸在病态欲望蛊惑之中,根本就听不进我说的话。只有当幻想破灭,他才能对问题的认识更为深刻,才能一点点走入正轨。

在治疗中我见过很多患者,从开始的头疼医头,到后来的幻想破灭,之后再失望地中断治疗,继续去寻找他所谓神奇的方法与牛逼的治疗师。但时隔多年之后当他再次来访的时候,他少了一些浮躁,多了一些耐心,此时,他才终于理解当年治疗师和他说的一些话,他才试图对自己多一些了解与分析,而不是找方法,他终于和治疗师在一个波段上了。

 

三:太想好了

 

想要治好无可厚非,但太想好了就会破坏治疗本身的进程。这种情况在强迫症中很常见,比如,当一个人太想专注,反倒无法专注;当一个人太想表现的好,反倒会紧张;当一个人太想搞懂每一件事,结果是反倒搞不懂。

治疗和生活中其他事情一样,太过用力,反倒会适得其反。这就好像是手中的沙子,当握的太紧的时候,不但抓不住,反而只会漏掉更多。例如,一位患者在咨询前和咨询中都很紧张,因为每次咨询前他都要求自己调整到最佳的状态,并且想要在每次咨询中有收获,有改变。他对自己提出了很多的要求,结果在咨询中他反倒紧张到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该怎么说话了。而他在人际交往中也是如此,越想表现的好,反倒越恐惧,最后不得不逃避。一些患者最后也不得不意识到一个事实,只要他想把一件事做好,这件事反倒会出问题,而他没有想做好的时候,反而可以自然而然地去做。

因为对治疗效果的执着与强求,患者会过于“认真”,比如,明明网络咨询更符合他实际的情况,但他却非要每次都从外地赶来面谈,他认为面谈效果更好;他会把每次要说的内容提前写下来,他担心自己咨询的时候忘记,或认为自己写的比说的好;咨询中他会把自己的问题一个不落的说出来,拉下一个他就认为治不好了;他也会刻意地把咨询时间安排在上午,他会认为咨询师上午的状态会更好;他也会在治疗中录音,他想要回去的时候可以再听一遍,这样就可以加深印象。因为对效果的强求,当他没有进展,或没有记住重点的时候就会感到焦虑。

他实际上上已经把生活中对极致完美的追求也用到了治疗中,例如,一位患者在唱歌的时候就要求自己一定要达到老师说的歌唱技巧,而越是逼迫自己就越不自然,而咨询中他也逼迫自己一定要百分百做到我说的一切,一定要做到极致,但越是如此刻意地想要成为治疗师眼中的正常人,他就越是找不到门路。而另一个女孩因为在学习上逼迫自己专注,但她的思想却总是“走私”,所以不得不休学。而在治疗中她总是逼迫自己专注,想听清我说的每一句话,她怕不专注,一句话没听清就好不了了。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她总是在和“专注”这件事较劲,反倒听不进我说的话了。

正常心理与强迫心理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自然,后者是强求,所以对治疗结果的强求,只能把治疗本身搞成了一种强迫。

 

四;治疗成了一种强迫

 

执着于“治好”只会让一个人心浮气躁,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无法正常的分析与治疗,治疗本身也会被搞成了强迫。

当患者把咨询师的话与心理学的书籍当成救命稻草,而不是试图理解症状与自我的途径,那么治疗就很容易成为一种改错游戏,患者发现自己哪里错了就改哪里,他以为这样就可以治好,但因为他不知道为什么错,也不知道怎么改,因此做了很多无用功。

比如,患者知道了“顺其自然”这个词,那么就整天念叨,好像口头禅,妄图通过这句话来去掉症状,而不能明白这实际上是一种生活态度;当我说他过于自负,活在幻想之中,他就会突然放下自负,不敢有任何自负的表现,他以为这样就可以治好;当我说他活在病态的执着之中,那么他就什么都不敢做了,成为一个畏手畏脚的人,他以为这样就行了。他会把一切的分析当成命令,把咨询师说的一切当成方法,他试图成为治疗师眼中所谓的正常人,他妄图改掉自己身上一切不正常的地方就大功告成,但这样做的结果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一位患者写道:我觉得我们做了好多没有意义,而且特别多得不偿失的事,我觉得“得不偿失”这个词特别的恰当。我看完心理医生后过得更累了,到头来好像啥都没解决,天天和强迫打架,人家骂我都不敢还口,漂亮的衣服不敢穿,怕与众不同,和朋友吹两句牛逼都不敢,怕自己膨胀。我看到有朋友微信名叫“唯我独狂”,他说他这个人就有仇必报,就虚荣,就自信,自己不好也说自己好,我看到他的时候羡慕死了,他有自我,他在生活,而我已经按照公式活了。以往你是神,说啥我得听着,但我通过和朋友交流,自己的阅历,我觉得我没毛病。好多人说我是体育界唱歌最好的,唱歌界体育做好的,玩笑是玩笑,这也是一种事实,也没什不好的,在多方面优秀不是罪过。”

 

从开始对治疗的百依百顺,到后来的得不偿失,这其中心理的转变在于,从一开始他就是在利用治疗成为一种“得”的手段,他妄图听话就可以去掉症状,就可以维系伟大,但当没有如愿的时候,就变得气急败坏。

实际上,治疗的重点不是听话,而是懂得;治疗的本质不是为了“得”,而是面对“失”。如果不能参透这两点,他的聪明最终只能成为治疗的阻力,而非推力。

另一位患者这样写道:我真的感觉很矛盾,一方面我觉察到了我的病态人格,您告诉我要学会接纳,去面对真实的自我,破除完美主义。于是,我把它当成了我的目标,但是我却感觉活的更累了,这时我任何的行为、想法、情绪都被解读是病态的、有问题的、要改正的,哪怕有些其实只是正常人都有的正常情绪(当然我知道我的一些想法和情绪确实是病态的),于是我更加难以接纳自我,甚至一度陷入恐慌焦虑,草木皆兵,想把我整个人都改造成您说的那个“能接纳自己的、有正常人格”的人:我不应该余光恐惧,和人交往不应该老在乎、揣测别人怎么想我,我不应该总是害怕被批评,我不应该以别人的喜好而活,我不应该总是鞭笞自己,等等。我觉得好累啊,好像有一个尺子在衡量着我,不断地告诉我“你的这种想法是病态的,你的那个反应又在完美主义了,你又社交余光恐惧了,这些都是错的要改的”,处处都是心理问题,处处都得改。

在治疗之前他只发现了症状的存在,而治疗之后他发现了自己更多的病态,但他的完美欲,如神一般的幻想无法接受他自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因此他发现一个就要改一个,以为这样就正常了。殊不知他再一次陷入到了完美陷阱当中,所以越治疗,他越累;发现自己问题越多,就越崩溃。

但这已经不再是治疗,而成了一种强迫,成了一个症状。所以接纳自己的问题,接纳自己的病态,反而是治疗的第一步。当然并非说他真实存在的问题就不需要处理,只是这些问题本身不是需要改,而是需要觉察与理解,透过这些问题的表象发现内心中更多的扭曲。这些只是了解自己的途径,而非要消除的问题。

 

五:对治疗效率的追求

 

 心理咨询是自我了解与自我接纳的过程,从本质上来看就是修行与开悟的过程。开悟也就是觉醒或醒悟、认识真相的意思。但一些人过于功利,总是试图提高这个过程的速度与效率,但这样做的结果反倒适得其反。

《道德经》上说过:少就是多,慢就是快。

你之所以浮躁,是因为着急。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一位学僧问禅师:“师父,以我的资质多久可以开悟?”

禅师说:“十年。”

学僧又问:“要十年吗?师父,如果我加倍苦修,又需要多久开悟呢?”

禅师说:“得要二十年。”

学僧很是疑惑,于是又问:“如果我夜以继日,不休不眠,只为禅修,又需要多久开悟呢?”

禅师说:“那样你永无开悟之日。”

学僧惊讶道:“为什么?”

禅师说:“你只在意禅修的结果,又如何有时间来关注自己呢?”

 

心理咨询的过程复杂繁琐,并且不直接有效,所以一些患者往往缺乏耐心,更希望一些鸡汤式的建议或立竿见影的方法,他希望快点看到治疗的效果,甚至想要通过一次或几次的咨询就可以直捣黄龙。

因为治疗本身也花费不菲,虽然每个人,也包括咨询师也希望能够加快治疗的进度,但治疗本身却不是一个有效率的事情,毕竟欲速则不达。太过讲求效率就会让治疗的重心发生偏移。这一点有些像人际,当一个人在人际中关注的不是谈话的内容,而是是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那么就无法顺畅地社交。

一位患者为了提高效率,节省时间,会在在每次治疗中规定好自己要说的话,并且分配好时间,有时我也难以插进一句话,因为这样会破坏他整个计划。看似他在努力利用好咨询中的每一分钟,但事实上这种行为并不能提高治疗的效率,反倒会阻碍与咨询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治疗成了他自己的自说自话。

   太过在意效果与效率,反倒会破坏咨询的自然进程,心灵的成长自有其规律,我们只要去做正确的事情,一切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六:来访者不总是对的

 

心理咨询不是简单的服务,有其独特性,所以不能单纯地遵从顾客是上帝的原则。如果我们在商店买一件衣服,售货员绝对不会给你拿一双鞋子;如果在水果店,我们想要鸭梨,对方也绝不会给你苹果。但心理治疗却恰好相反,当患者对抗的时候,咨询师会提醒他接纳;当患者想要逃避的时候,咨询师会鼓励他面对;当患者执着的时候,咨询师会建议他放下。患者需要什么,咨询师就给予什么,似乎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但这里却隐藏巨大的隐患,这几乎不是在治疗,反倒是给患者编制一个温柔的陷阱罢了。

心理咨询的服务并非是在迎合患者,满足患者的需要,而是要帮助他认识,觉察与发现。所以咨询师经常会忠言逆耳,违背患者的诉求,提醒他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被病态的欲望驱使。比如,一位患者因为恐惧被人讨厌,那么咨询师做的并非是教会他更多的社交技巧,赢得所有人的肯定,而是帮助他培养一种被讨厌的勇气;当疑病症患者一遍一遍寻求医生的保证来换取虚假的安全感的时候,咨询师并非给他提供正能量让他活在虚假的安全之中,而是帮助他认识到没有绝对的安全才是这个世界的真相;当强迫症患者担心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会做出出格的事情,咨询师并非一味地帮助他更好地控制自己,而是帮助他发现这一切的背后潜意识的动机;当一位患者自卑,在自己身上找不到优点的时候,咨询师需要做的并非帮助他变得优秀,而是和他一同探索不能接受缺点和总是无意识忽略自己优点的深层次原因。

简单来说,来访者大多数时候是错的,就好像一个鬼迷心窍的人一样,虽然他以为自己所追求和执着的无可厚非,但咨询师要做的就是惊醒梦中人,而非继续催眠他。

但这一切并不容易,毕竟当他过于执着就难以被唤醒,此时,他反而认为咨询师是在给他洗脑,把他带偏了,并认为在治疗中没有看到希望与光亮。

在他没有觉醒之前,他不会发现他无法面对的“黑暗”事实上是无法逃避的现实,而他所追求的“光亮”本质上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只是一场梦而已。

 

 

七:治疗不是成功学

 

很多人来治疗的时候不仅对治疗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还会错误地把心理治疗当成了成功学——他幻想去掉了症状,便可以出人头地,与众不同。虽然现实中他佷平凡,但他认为这一切都是症状的错,不然他必定会成就不凡。

所以,他内心存在“等我好了”一类的憧憬,他认为现在的自己并非真正的自己,他只是被压在山下的孙悟空,一旦打破束缚,他定会让所有的人刮目相看,就可以证明自己的价值,就可以成为“真正的他自己”。

因为把虚假的自我当成了真实的自我,所以他也很自然地把治疗当成了优秀,成功,不凡的手段,成了他与现实对抗的工具。

心理治疗的意义不是让人成功和优秀,而接受本来的自己,就算这个自己不优秀,不成功。

比如,一位男性患者初中的时候就认为自己可以拯救世界,大有作为,对政治家,伟人,特别欣赏,看各种伟人传记,环球失败,参考消息。自己要做了不起的事情,有重大影响,自己的价值最大化,有影响力,要改变世界。

当他的焦虑与恐惧影响了他的伟大的时候,他求助于治疗,但治了一段时间后他疑惑地问我:神经症是否会影响成功?

不出所料,他来治疗就是为了成功,不然他就不来治疗了。

当然,神经症在初期也许会让一个人成功,毕竟他强迫性的努力会让让他暂时领先于周围的人,但最后却会他慢慢失败,因为他太想要证明自己,太想要超越他人,并且无法忍受失败,因此他没有了平常心,所以最终只能逃避现实。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算神经症不影响他成功,他最终也只是一个失败者,毕竟,他只能做到世人眼中的成功,却做不到他自己心中的成功,所以最终他依然会是一个失败者——自己眼中的失败者。

另一位女性患者,虽然有着令人羡慕的工作,有着爱他的男友。在别人看来就算她不成功,但也算幸福。但她却一刻都不感到幸福,每天处于焦虑之中,因为她担心别人比自己有钱,过的比自己好,总是会打听别人的收入和财产,总是想比别人更好。虽然在美国的男友让她去美国生活,不过她却不敢去,因为担心之后美国经济发展不好,被中国超过,就好像当初嫁到台湾的姑姑现在也后悔了一样。

她总是认为发财了,成功了,就会被人看得起,就什么烦恼都没有了。但她没有认识到的是,她再有钱,再成功,也总有比她更有钱,更成功的人,所以她永远都不会满足,也永远都无法对自己满意。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对成功和财富的追求只会成为他人生的枷锁。

 

八:请给我正能量

 

这些年“正能量”这个词比较流行,患者也希望在治疗中可以给予他正能量。虽然这个词的意思是指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但这个词最早来自于一个强奸犯诱骗女性的骗术:2010年宋山木涉嫌强奸罪,正能量这个词正是宋山木威逼利诱下属女员工的常用词语,就是帮助女员工消除"负能量",增加"正能量"。

“正能量”也一直是患者所追求的,但他没有认识到的是,这也许正是心魔的诱惑。毕竟,病态的欲望想要超越现实,想要掌控一切,想要追求极致,所以在它看来无法改变的现实就是负能量,而幻想中的完美就是正能量,比如,有人讨厌他,不尊重他,比他强,他也会有失败,他也会死掉,也有可能变疯,这些众生皆苦与人之常情被他当成不应该存在的,他把掌控一切,超越一切当成了理所应当。此时他早已经本末倒置,把病态的正常的,把幻想当成了现实,把正能量当成了负能量。

一位患者写到:王老师您好,每次鼓起勇气总会被恐惧打回来,感觉自己像打怕了的溃兵,就被敌人地空三位一体的火力网打回来,恐惧太强大了。前段时间生病,医生说我需要输液,需要去医院,自我安慰的防线崩塌了,随之而来更大的焦虑让我浮在空中不能自拔,堵车怎么办,来不及去医院死了怎么办,我这会好像有点缺氧,手麻了,完了,我要死了,冷静,再冷静一下,不会死的,大夫就在开药,不会死的,万一来不及怎么办,算了,顺其自然,顺不住了,太害怕了,不行了,我需要找个支柱,抓住一个不会死的理由,可这样不行,我要诚服,但是我受不了自己也会死的现实,难受死了,像是在地狱,全身火烧,还是想要保证,更多的保证。

保证虽然可以让他暂时好过一些,但这不是在帮他,而是在害他。就好像一个想要戒毒的人,你给他毒品的时候,虽然他会好过些,但这只会加深他的毒瘾。患者在治疗中或看我视频的时候特别喜欢听见类似于:不会死,不会疯,不会失控一类保证的话,但自欺并非是正能量,直面现实才是真正的正能量。

正如,之前在我写的《社交恐惧症》这本书中提及过的一个案例:他因为社交问题而痛苦,总是认为别人不喜欢他,所以他第一个咨询师就告诉他别人是喜欢他的,他是受欢迎的。当然这种治疗的方向会让患者暂时感觉好一些,但日后如果真的有人不喜欢,如果他真的被排挤,那么这种“正能量”不就会被轻易地被打碎?所以治疗的方向并不是善意的鼓励,而是帮助他理解为何如此害怕被讨厌,以症状为契机,去发现内心深处所隐藏的野心与欲望。

当然,除了在咨询中他幻想得到所谓的“正能量”,在他自我调整的时候也总是会进行所谓的“心理建设”,比如,一位害怕变疯的患者,他除了逼迫我给他写:你不是精神病的保证书之外,他还整天安慰自己,告诉自己是上帝的孩子,自己不是次品,上帝会保护自己一类的话;另一位因为学历自卑的患者,当看到别人的学历比自己高的时候,他甚至给自己写了一堆的纸条来鼓励自己,比如,我虽然是中专,但是以前的,比现在本科的含金量还高;我现在是MBA,是研究生了;我现在是老板,本科生还给我打工呢,等等。虽然他做了很多心理的建设,但却依然摆脱不了因为学历不如别人带来的自卑感。

此种心理建设不过就是一个纸牌屋,现实的一点打击就会打破他之前苦心经营的一切。毕竟,他建设的是对抗现实的防火墙,保护的是幻想中自己,唯有对现实的臣服才是真正的心理成长。

 

 

九:完美的咨询师

 

咨询师也只是一个人,一个普通人,他只是在心理学方面比一般人了解的多一些而已。他也有着常人的七情六欲,也有着他自己的烦恼与痛苦,他无法超然世外,也无法掌控一切,当然也不能普度众生。

咨询师是人,不是神。所以他会犯错误,也会有失误,也会有局限性,并且也有着他自己的缺点与不足。虽然这一切显而易见,不过对患者来说却难以接受,因为他不仅会把自己理想化,生活理想化,他也同样会把咨询师理想化。

因为他戴着滤镜,活在想象之中,所以咨询师要不就成了上帝,要不就成了垃圾,总之他难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到咨询师这个职业和这个人。

当他把咨询师美化的时候,那么在他眼中,咨询师就成了道德的典范,人中龙凤,出类拔萃,与众不同,似乎咨询师在他眼中都带着仙气,他无法相信咨询师会有缺点,会有不懂的事情,会有不良嗜好,更不会想到咨询师也可能有某种心理的问题。

一位患者谈到,他幻想的咨询师是超然的,大量的阅读,有内涵,有品质,是一面镜子,或者说是榜样,超凡脱俗。当光环不在,他发现现实中的我并非他幻想中的样子,结果对我的评价从一个极端,走上了另一个极端,他开始嫌弃我,埋怨我,攻击我。

当然,此时咨询师需要做的并非要表演的完美,而是要让他认识到,这一切实际上是来自于他对完美的幻想和随之而来的苛求,就如同他对待自己一般。

一个刚拿到心理学专业录取通知书的女大学生,虽然亲人都建议她换专业,毕竟心理学不好找工作。不过她却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她的理由是喜欢还能帮助别人,她认为自己可以做到共情、理解和接纳,不像一些咨询师很现实。

我因此好奇地问她对我的看法与评价。

之后她不屑地说道,如果不是为了形象,她前几次咨询都想骂我了,之后她列举了我的罪状:

 1、没有才能,很蠢,没有方法与效果

2、没有亲和力,屌丝的很

3、举的例子不好,容易对她产生负面的引导

4、废话比较多,没有给她更多的表达。

5、我写记录的时候她担心是不是把她写的太病态。

   

当然,她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但这让我产生了某种担忧,毕竟当她做咨询师的时候会不会对自己有很多要求?一旦她没有达到,会不会对自己产生更多的苛责与压力?这样她还能做好咨询师这个职业吗?当她的患者对她抱怨的时候,她如何能面对挫败感,她还能继续坚守这份职业吗?

这让我想起她来求治的原因,实际上她永远都没有对自己满意的时候,虽然别人觉得她已经很优秀了,但她却从来都不相信,在她自己的眼中自己永远都是被自己嫌弃的那个。所以就算有人肯定她,她都觉得别人没有说实话,只是在客套。

但问题的关键也许不是她真的不好,而是她一直都在用一个理想化的模板来要求自己,来苛求他人,所以才无法对任何一个人满意。

当然,这个世界不存在完美,更不存在完美的咨询师,但一个好的咨询师一定是真实的,只有这样他才能带领患者去体验,去分析,去面对,去发现。如果连咨询师本人都躲在完美的面具背后,那他怎能帮助患者接受与活出真实的自我?

 

十:对药物的神话

 

心理问题到底是药物治疗还是心理治疗的争论从过去到现在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当然药物与心理治疗的侧重点不同,前者是改善情绪状况,而后者是探究潜意识的问题与冲突。

当然,我个人并不否定药物的作用,但这里要提醒的是:药物仅仅是缓解症状的手段,并不能改变一个人病态的人格与错误的人生方向。但有的患者却会过于信奉医疗模式,认为自己就是脑内某种化学物质分泌的异常导致的,认为只要补充所缺乏的某种物质就好了。

但在临床实践中,我见过太多多年服药,甚至对药物产生依赖的患者,虽然药物并没有解决他的问题,但他却不敢停药,担心这样会更严重。虽然药物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但药物的一个重要的副作用就是妨碍了他从更深层次去认识自己与了解自己,当药物减轻了一个人的症状与痛苦之后,那么他就不会有动力去分析症状与痛苦的真正来源,并且也会给他一种治愈的假象,而最终产生了一种对药物的依赖,但他的内心并没有得以成长。

所以,在我看来,药物只是一种权宜之计,而非治愈之道。心病和其它生理问题不同,毕竟本质来说是一个人出了问题,一个人的价值观与人生追求出了问题,而这些都不是药物可以解决的,药物有时会成为一种麻醉剂,让人无法看清问题的本质。

而换一个角度来说,如果精神科大夫本人或亲友有了心理问题,那么他会推荐对方进行心理辅导还是药物治疗?当然这个不能一概而论,但这里我从一个精神科大夫的真实案例来探讨下这个问题。

我的一位患者是精神科的大夫,但却患有强迫与焦虑症,他不能看见和听见不好的事情,因为这会引发他的恐慌。为了治疗自己,他学习了精神医学。而到了精神科实习之后他接触到了很多个案,但这些个案不仅没有给他带来专业水平的提升,反倒让他更加焦虑,比如,一个人和女友做爱,结果生殖器脐带断了,之后他担心自己也会,不敢和女友做爱;后来他去了睡眠科,一个精神分裂的患者说头疼,之后他感觉自己的头都要炸了;一个专家谈到得了强迫和疑病,这辈子就完了等等这类的话,就更加担心失控和发疯。

之后他求助于自己的老师,但他的老师并没有给他开药,而是提醒他这些感觉和恐惧是需要接纳和面对的,而不能逃避,要顺其自然。我猜测,也许是他老师看过太多药物治疗的患者只是缓解而非治愈,反倒不迷信药物,当他身边的人有了心理问题(非精神问题),才并没有极力推荐药物上的治疗。


以专业赢得信赖,用真诚温暖心灵

森知心理,您身边的心理顾问

欢迎来电:025-84470026 客服邮箱:025XL@163.com

姓名:
年龄:
联系电话:
邮箱:
咨询师:
时间:
留言:

相关文章

森知公众号

网站首页关于森知加入我们联系我们预约咨询意见反馈心理问答

版权所有:南京森知心理咨询    ICP备案号:苏ICP备15047179号-2

中心地址:南京市中山东路头条巷50号(逸仙名居)2栋301    E-mail:025XL@163.com

全国服务热线:

7*11(9:00-20:00)

025-8468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