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84470026
所在位置:首页/心理专栏/好文推荐

什么是心理治疗污名化?

浏览量:7664      发表时间:2017-03-30

对于很多人来说,开始一段心理治疗并坚持下去,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至少有3/1的人,可以受益于心理治疗,但没有选择它。

这其中原因有很多,比如治疗费用高昂、保险覆盖率低(或没有)、心理治疗普及度不够等。

但本文想探讨的一个重要且常被忽略的原因,就是"心理治疗的污名化"。




什么是心理治疗污名化?

在社会群体中,“污名化”,可以简单的被理解为“一种由恐惧驱动的过程”,恐惧的对象常被附上“耻辱”的标签,因而不被群体所接纳。

而在本文中,这个恐惧的对象就是心理治疗。

如果我们的身体不适,去找医生看病是很正常的事。但如果有人要去看心理医生,周围的评判就会增多,好像心理治疗不是一件正常的事。

所以为了能够让大家更了解心理治疗,我们列出了8种常见的对来访者的误解。

去做心理治疗,说明我们很懦弱

去接受心理治疗,实际上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气的事。

我们需要完全打开自己,去审视内心的每一个想法,去直面我们的恐惧,去回顾我们的人生经验,从而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这需要很多力量,去探索我们情绪和精神生活极限的力量,在指导下去尝试一条从未走过的道路的力量,去学习并主动的寻求一个更好的自我状态的力量。
 
做治疗说明我们疯了

不管来访者是否是在承受精神疾病的痛苦,又或是承载了大量超负荷的想法/情绪,“疯狂”绝对不是一个适当的词语,并且只会增加心理治疗的污名化,让大众更不愿意去寻求本可以帮助他们的心理治疗。
 
做心理治疗是在浪费钱

我们都会优先将钱用在对我们重要的事。我们可能会花钱找健身教练,我花在心理治疗上的钱,也是对于我的健康和个人发展的投资。
 
一定有很明确的问题,才会让我们去做治疗

改变通常都需要一个触发点。不管是创伤性的体验还是充满压力超负荷的人际关系,我们实际上有非很多原因让我们去做治疗。

无论何时,去看心理医生都是合适的。重要的是,我们去看心理医生的原因也会发展和变化,可能刚开始我们是带着特定的问题和困扰去咨询,但随着治疗进展,目标可能会转变、进而去探索其他问题。
 
我们的状况非常糟糕

我们不一定要等到情况很差,再去做心理治疗。

即便是一个幸福的,健康的人,每周仍然会去做心理治疗。因为接受心理治疗的原因也会发展和变化,我觉得我对自己还有很多要了解。
 
你应该为我们感到难过,或害怕我们

这一点也在加重心理治疗污名化,阻碍人们寻求心理治疗。

请不要因为我们承认在接受心理治疗,就用异样的眼光看我们。去看心理医生并不是一件羞耻的事情。如果你一定要有一些情绪,请为我们感到自豪,为我们为精神健康而努力的选择鼓掌。
 
我们需要吃药

有一些心理疾病需要配合药物治疗,但不是所有来访者都要吃药。心理治疗更多的是帮助大家获得问题解决策略和技巧。
 
治疗师会告诉我们该做些什么、怎么思考

“这一定又是你的心理医生告诉你的吧”。

看心理医生并不意味着我们完全放弃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我们仍旧是普通人,每时每秒,都需要依靠自己的直觉和知识去做出适合自己的决定。

治疗师会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跟我们一起同那些痛苦挣扎做斗争,帮助我们过上更为健康幸福的生活,而并不是直接告诉我们要做些什么。




导致心理治疗污名化
原因有哪些?

Public Stigma 公众污名

精神疾病的污名化,并不是阻碍心理治疗的唯一原因。除了精神疾病的污名化,单纯针对于心理治疗的污名化同样存在。

比起寻求心理治疗这个行为,患者所承受的心理痛苦似乎并不重要,哪怕是已被诊断的慢性病或关系到所爱之人的生死。

寻求心理治疗这个行为,似乎本身就并不光彩。

研究表明,人们对于心理治疗来访者的污名化程度,要高于身患同样疾病但未选择心理治疗的人。

在一项情境研究中,比起身患抑郁症但并未寻求帮助的人,大众倾向于把那些寻求治疗的抑郁症患者描述为“更加情绪不稳定,无趣且不自信(Ben-Porath,2002)”。

此外,那些寻求治疗的患者也报告自己承受了更多的污名化(Jorm&Wright,2008)。

心理治疗污名化与精神疾病污名化

研究发现,精神疾病在公众中的污名化非常普及。公众下意识会将精神疾病和心理治疗联系在一起。

但寻求心理治疗的人群,患精神疾病的轻重,差异是很大的。

并且,不同类型的治疗,其污名化的程度也会受到病人类型的影响(如对“前科犯”和“大学生”的判断,可能完全不同)。
 
文化

这里的文化泛指国家,种族,家庭,线上社群,工作场所,教堂,学校,体育团队或是俱乐部文化。

在某些家庭或是地区,个体会寻求教堂牧师进行心理援助,而在另一些地方,相似问题的个体可能会转而寻求心理咨询。

在某些国家,心理治疗非常普及,如阿根廷,它的心理学家覆盖率远超其他国家,咨询费用也会低很多。
 
诊断标签的影响

诊断标签的影响很大,且会随着疾病类型(身体或精神)、标签的独特性(“反社会”要比“适应障碍”更加污名化)而有所差别。

标签或许是分类人群的最快捷的方式,但却无法捕捉一个人独特的人格特质。某些人可能会因为得到明确的精神诊断解释自己的症状而感到释然。

但人通常会恐惧、回避令人不快的标签,因为“标签”相关联的污名化可能会剥夺他们的社交机会。

研究显示,相比男性,女性更有可能去主动寻求帮助。
 
比起小的城镇,大城市的人群更容易接受谈话治疗。

例如,美国的城市中心如纽约和湾区的人群心理治疗污名化程度更低。


Self Stigma 自身污名

个人认为自己有心理健康问题,是不能接受
 
虽然公众对于精神疾病和心理治疗的污名化,对阻碍病人治疗影响很大,但还有一种污名化,越来越凸显其影响力,那就是病人本身对于自己精神疾病和寻求帮助的污名化。

相比于公众污名化是受到外界的影响,自我污名化更多是一种内化的污名化,个体因为身患精神疾病而将自己标签为“不被接受的”(Corrigan, 2004; Vogel et al., 2006)。

如果个体将“心理治疗的公众污名化”内化,认为心理治疗是对于自我价值、自尊的威胁,他寻求心理治疗的可能性就会越低。

他人观念的内化

我们通常会被个人经验、故事或其他信息来源影响(如“我的朋友都说……”,或是“研究显示……”)。

如果听到一个尊敬的朋友说,“药物治疗就是虚弱的象征”,“心理学家只是一直在自圆其说”,又或是“心理医生就好像是付费的朋友一样”,我们的想法就很可能受到影响,并倾向于认为心理治疗是不光彩的。

这类被我们吸收的信息(或称为社会脚本),反映了文化特征,但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没有好处。
 
心理构成

每个人的心理构成不同,就决定了污名化对他有多大影响。

我的经验表明,以下一些特征可能会影响个体寻求帮助及治疗依从性:

压力水平,羞耻感,自我毁灭倾向,希望程度,自醒水平,改变的动机,承担责任的能力,责任心,寻求自我成长、健康生活的动力,及对接受治疗的开放程度和治疗依从性。

例如,一个思想开放并充满希望的人,开始治疗就会相对容易些,治疗依从性也会更好。或者某些精神障碍患者可能自身问题已严重到失去判断能力,但幸运的是,他们拥有一位会建议他们接受专业帮助的家人或朋友。



怎样改变/避免污名化?

减少公众污名化
 
Corrigan和Penn(1999)提出了三个方法来减少公众污名化:提出异议,教育和直接接触。
 
Protest 抗议/维权

心理学家和其他精神健康服务者,应当对主流媒体和其他信息来源中对心理治疗和来访者的不实描述,提出反对意见。

 媒体对于心理治疗的描述通常都很负面,这其实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因为大多数人并没有太多机会接触真实的治疗(Orchowski et al., 2006)。

最近一项研究也支持了媒体的强大效应:人们观看电视喜剧剧集的时间越长,他们对于寻求心理治疗的污名化程度就越高(Vogel et al., 2008)。因此,心理学家有责任对于这种针对治疗的刻板印象和不实描述提出异议。

如果那些了解心理治疗的人都不发声,我们还能指望谁呢?
 
Education 教育

我们需要对心理治疗的准确信息进行传播教育。

教育的形式可以多样,包括书籍,视频,录音,海报,广告甚至商业产品。即便是简短的教育项目也被证明会对人们的态度产生短期的影响(Pinfold et al., 2003)。

在全球范围内,大量的公众教育活动正在展开。例如NIMH组织的“真男人,真抑郁”活动,他们使用大幅广告平台(宣传单,广播以及电视)向公众宣讲关于男人和抑郁的知识。

这个活动旨在通过减少有关心理治疗的公众污名化和自我污名化,从而鼓励男性抑郁症患者主动寻求心理援助。
 
Contact 接触

这可能是改变公众污名化最有效的方式。

同精神疾病患者有过更多直接接触的人群,倾向于保有更低的污名化(Angermeyer et al., 2004)。

个人接触也可以和教育相结合,不仅教育大家有关咨询的知识,也让其同接受治疗的患者有直接的互动(Pinfold et al., 2003)。 

接触也包括阅读有关于患者接受心理治疗的故事书籍或是公共服务机构的宣传页。

一般来说,当个体(a)享有平等的身份状态, (b)被当成是组内成员, (c)是被喜爱的时,这种接触的效果最为明显(Corrigan & Penn, 1999)。因此,如果一些名人如体育或影视明星可以站出来寻求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得到正常化对待的效果就会更好。
 

减少自我污名化
 
我们可以借鉴精神疾病污名化的相关研究,用以减少跟寻求心理治疗相关联的自我污名化。

(C-B)策略

详细来说,大量的研究者表明认知行为(C-B)策略可以用来管理污名化程度。

Hayward和Bright(1997)就认为C-B策略可以用于改变人们不合理信念,提供准确信息,将健康和疾病放在一条连续谱上去解读而不是绝对的黑白论调,并且强调自我接纳。

Corrigan和Calabrese(2005)也认为C-B干预法中,对于恐惧刺激的脱敏治疗、对负性想法的认知重构,可以对于自我污名化产生积极的影响。减少自我污名化的认知行为干预可以通过面对面治疗,计算机程序或是线上软件来完成(Griffiths et al., 2004)。

平常化患者的症状

一些证据表明,如果个体的症状可以被正常化解读,或对症状有一个合理解释以表明这不是他们的错并且可以治愈,他们的自我污名化程度就会降低(更少的感到羞耻和愧疚)(Rosen, 2003)。

治疗过程的正常化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最近, Addis和Mahalik(2003)发现,“任何可以增加对于特定问题的正常化解读的策略都可以有效促进人们寻求心理治疗”(p.12)。因此,当人们认为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是很普遍正常的时候,他们主动寻求治疗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将问题正常化可以使得寻求治疗显得不那么具有威胁性且更加平常。因此,更大范围的干预以及公共推广可以尝试讨论心理疾病和治疗的普遍性。

赋权和鼓励
 
赋权也可以减少自我污名化(Corrigan, 2004)。

框架疗法作为一种赋权的方式(“面对问题是需要很大勇气的”,替换了原本认为治疗是虚弱象征的想法(“我自己一个人是完成不了的”),或许会增加心理服务的使用率。

例如,上面提及的美国抑郁活动,就将寻求心理治疗描述为是一种极富勇气的行为(“寻求帮助是需要极大勇气的,而这些男人做到了”)。在NIMH网站上,这句标语后面紧跟着寻求帮助男士的照片和故事,还包括一些抑郁症的信息讲解。
 
对于咨询师来说,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认识在于,来访者即便已经开始首次咨询,他们对于继续接受心理咨询还是处于评估状态。大量的来访者后期出现咨询脱落,就说明了他们在初始访谈后对寻求帮助的担忧依旧没有消弭,甚至可能更强烈。

心理治疗师可能需要承认并在咨询过程中处理来访者对于治疗的污名化问题,从而增加心理服务的使用率,减少脱落。
 

References:
Clark Rector, M.A, (2014),The Stigma of Psychotherapy
https://healthypsych.com/the-stigma-of-psychotherapy/
Sahaj Kohli,(2015),14 Common Misconceptions About People Who Go to Therapy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sahaj-kohli/misconceptions-about-therapy_b_7286204.html
David L. Vogel ,Nathaniel G. Wade,(2009)
https://thepsychologist.bps.org.uk/volume-22/edition-1/stigma-and-help-seeking  

以专业赢得信赖,用真诚温暖心灵

森知心理,您身边的心理顾问

欢迎来电:025-84470026 客服邮箱:025XL@163.com

姓名:
年龄:
联系电话:
邮箱:
咨询师:
时间:
留言:

相关文章

森知公众号

网站首页关于森知加入我们联系我们预约咨询意见反馈心理问答

版权所有:南京森知心理咨询    ICP备案号:苏ICP备15047179号-2

中心地址:南京市中山东路头条巷50号(逸仙名居)2栋301    E-mail:025XL@163.com

全国服务热线:

7*11(9:00-20:00)

025-8468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