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岁的我,忽然大彻大悟
浏览量:3312 发表时间:2022-05-12
很久没写东西了,正好现在不能出门,我想来谈谈最近发生在自己内心的一些变化——这些变化让我觉得,25岁的我,头一次开始真真正正地活着。本文很长,写给我自己,如果您有耐心看完,那么十分感谢!
此时此刻,我的书桌上还摆放着那本王宇老师著作的《社交恐惧症》,这是我一年前刚来北京的时候买的,可是一直没有翻开它,直到一个多月以前,我才开始细细阅读,可那时我没想到的是,这本书几乎将我整个人彻底改变了。
按理说,仅阅读一本书根本不足以改变一个人,我想,这大概是我之前种种经历、想法与痛苦所积淀下来的成果。
王宇老师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工作室叫“森知心理”,我并没有找他咨询过,可他对我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如果熟悉我的朋友应该多多少少听说过,我在2019年夏天,心理生过一场“疾病”。当时我正在考研,有一天躺在出租屋里,忽然就想到了“死亡”这个话题,然后越来越痛苦、越来越难受,最后不得不退房回家,在家又是吃抑郁药、又是看心理医生。就是那段时间,我第一次在网络上了解了“死亡恐惧症”这个名词,也是第一次接触到了王宇老师的视频。当时我的痛苦几乎达到了极致,我觉得世界都是假的,无论看到任何人和事,都会想到死亡,那种极度的恐惧让我发抖、呕吐……过了一段时间,我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再这样我就要疯了……于是我决定不再逃避,我就想看看这个让我恐惧的死亡究竟是何物,于是我买了两本书《直视骄阳》《活出生命的意义》,于此同时强忍着痛苦在网上搜索死亡的相关资料,无意中就点开了王宇老师的视频。
王宇老师给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角度,简单来说,就是面对和接纳。“死亡”这件事从古至今都是存在的,从我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终将要死去,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现实啊!可我为什么要害怕这种现实呢?而且是在一瞬间爆发性地害怕?答案就是:我一直都没有活在现实中。我一直在逃避,通过各种方式、各种外在的东西去减轻死亡恐惧,可终有一天我是逃不过的,当我意识到这一点后,自己的“幻想世界”在一瞬间被撕得粉碎,所以引发了痛苦。所以那段时间我每天都要看王宇老师的视频,看完之后,我就试着将自己内心的恐惧尽可能地释放出来,然后直盯着恐惧看,面对它,并带着它生活,如此一来,我的恐惧反而越来越轻,最后完全消失了。我知道,恐惧消失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我战胜了死亡,而是因为我接受并承认了死亡。
从那次以后,我又回归到平淡的生活中,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我继续考试、找工作、上班。
2021年4月10号,我第一次来到北京,到现在有一年多的时间了,这一年多我经历了很多事。首先在密室上班,逼得我不得不放下自己那份拘谨和内向;后来又自己做音频主播,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了几个月;后来又去滕老师那里学习了配音,上完表演课之后,我的天性好像确实解放了一些……我不知道这座城市到底带给我多少东西,一年多一来,我哭过、也笑过,酸甜苦辣各种事都经历了一遍,我也在不断地反思自己,可一直很迷茫——直到我翻开那本《社交恐惧症》之后,一切的一切在一瞬间豁然开朗了。
这本书的语言并不华丽,甚至我觉得整本读下来翻来覆去地只是在讲同一个道理,语言有些拖沓,它绝称不上是一本经典的心理学著作。但就是它所要表达的那个道理,如果真的能悟到,那整个生活都能得到改观。它讲的道理很简单,也就是我上面提到过的:接纳自我。
“接纳自我”几乎是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过去的我也时不时把这四个字挂在嘴边,可那时候根本没有明白它的真正含义。
在我童年的时候,我也被称作过“别人家的孩子”,乖巧听话,那时候我就觉得,只要我屈服和顺从,就能获得大人们的肯定、就能被喜欢,于是直到后来很多年,我都习惯于迁就别人、一味地顺从,希望能维持自己的良好形象,将很大一部分自我想法压抑在内心,十分没有主见。从小学到大学,都被人称作“老实人”、“老好人”,可每次听别人这么评价我的时候,我并没有开心,而是觉得自己不正常、不合群。
记得高中的时候,情窦初开,我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情感萌芽,可我是以一种近乎病态的方式去处理它。自从那个女生出现在我生命里,我彻底迷失了自我,每天从早上睁开双眼的一刻起,到晚上睡前闭上眼睛,我脑子里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想着她,可我又过于内向,真正在面对人家的时候又特别懦弱……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高中结束,甚至到了大学再次联系起来,我还是一点长进也没有,一旦进入亲密关系,就会失去自我,将对方视作生命的全部,最后不欢而散。后来经过了几次恋爱也都是那样的状态,我一直很苦恼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大学期间在网上接触到了配音,因为我声音还算好听,就一直在玩配音软件,并且结识了很多很多网友,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似乎只要我随便发布一条作品就会有很多人喜欢,我再次迷失在了虚幻的海洋里而不自知。每次现实生活有解不开的烦恼、解决不了的事情,我就去录点音,发发作品,然后心情就会好很多,因为又找到了被认可的感觉。大二到大四每年都会参加一次配音大赛,每到比赛举办的时候我就极度兴奋,因为在台上展示自己的同时,收获观众的赞叹之声,让我感觉整个人飘飘然……可每当比赛结束,又回到枯燥的生活中的那几天,我的心情都会非常非常低落,甚至大四最后一次比赛结束,回到宿舍放声痛哭。
从小到大,我好像一直在努力想让自己变得更好,面对自己的优点,我总有些孤芳自赏、沾沾自喜;而面对缺点,我只有痛苦和急切想改变的冲动,改变不了就更痛苦、陷入无尽的内耗。童年之时,有一次拉裤子里了,被别人知道并嘲笑,这件事在后面的二十多年都让我陷入自卑;上小学的时候,别人都放学回家,而我被数学老师留堂做作业,我就感觉自己特没面子,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初中的时候被老师骂了一次“泥胎子”、被老师冤枉扇了一巴掌,我记了十几年;高中因为成绩下滑,我总感觉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大学的时候因为挂了科、四级没过,我一直一直把自卑埋在心底,为了让老师给我加0.4分,焦虑了几天几夜,卑躬屈膝地去求老师,可还是没有通过;毕业后到了北京,我不敢告诉别人我找了什么工作,有多少收入,生怕自己不如别人,试图遮掩……
这段时间我反复思考过去二十多年发生的种种,为什么我明明也没那么差劲,可就是很自卑?为什么我在一些人面前总觉得抬不起头,甚至不敢正眼去看他们?为什么我总是痛苦、总是内耗,怎么都好不起来?为什么我连一条朋友圈都不敢发,发一次还要各种选择性屏蔽?为什么别人说一句我怎么怎么样,我就难受很久?为什么我内心这么脆弱?为什么……
我不服!凭什么?!
在我合上那本《社交恐惧症》之后,我彻底想通了!所以从看完那本书之后的一个月以来,我感觉从未如此真实、如此畅快地拥有过自我!
道家有言:“大道至简”,其实真正的道理特别简单。我总结了一下:
*不再为可能受到任何否定或指责而担忧,从而不敢放开自己;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管那是否会引起尴尬,是否会对“好人”形象有损,不管事情有多不符合道德标准;
*真的受到指责、谩骂、批评、尴尬、轻蔑,冷静地分析对方说话的内容,有用的部分就吸收,其他自己觉得不高兴或感觉不对的内容,要自动过滤掉,从内心觉得无所谓;
*当看到别人比自己强、看到某些事情自己想得到而没有得到的时候,不要惋惜、不要自责、不要有那种求而不得的失落。很多东西得不到就是得不到,不行就是不行,心安理得地承认真实的自我;
*不再通过任何手段去逃避生活、缓解孤独。包括但不限于运动、饮酒、被爱、配音、读书、心理学;
*做错了任何除触犯法律和实质性伤害别人的事都不必自责;
*不再因为要保持道德模范的形象、被肯定被赞赏的需要、逃避不被爱的可能、想要通过爱获得所谓的救赎而去刻意讨好任何人,特别是在亲密关系中;
*恐惧什么就面对什么,痛苦什么就去直面并经历什么;
*明白很多事情没有答案、很多事情没有对错;
*不在纠结于自己内在或外在哪一点不够好而嫌弃自己,不带评判地面对并接受自己的一切;
*清醒地面对当下所拥有的一切,不活在别人的阴影里、不活在过去、不活在未来。
人生很长,而且很无聊,会有很多很多烦恼和痛苦,正确的做法不是消除它们,而应该是接纳它们,接纳自身产生的一切情绪和想法。
从高中那会开始,我就特别喜欢一个电影,叫《和平战士》,也叫《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而直到现在,我才真正体会到里面那个充满智慧的老师所说的话:“活在当下”、“人生是个过程”、“你永远不会比别人更好,也永远不会比别人更差”……
现在,我的生活清醒而自由。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承认自己的平凡、接受自己的孤独和一切负面情绪、接受过去发生在我身上的所有尴尬和糗事;我欣赏自己的优点,我也接纳自己缺点。我可以减肥、也可以颓废;我可以读书,也可以玩闹;我可以自律,也可以放纵。我是为了看到更美好的风景而登上山峰,而不是因为恐惧而爬上大树。我再也不要做那个懦弱的小孩!
这所有的种种只关乎我自己,与任何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