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84470026
所在位置:首页/来访者反馈/自我剖析

如何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过上属于自己的人生

浏览量:155      发表时间:2024-06-08

从很小的时候,我们便将自己用迷雾包裹起来,是因为在很小的时候原生家庭教导给了我们一个不正确的“世界观”,“只有优秀才能活”“只有优秀才配得到爱”。我们得“乖”,得“听话”,得“品德优良”,得让周围的人“高兴”,只有这样我们才配得到“爱”与“接纳”。
而为什么接纳对于我们来说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我们从来没来得及思考,从来没用理性去认真分析,而是盲目地听从它的号召呢?

  可能是一方面由于小时候我们的心智尚未成熟,我们没有能力去发现这一点。
  另一方面是由于一种人类本能,一种动物本能,一种基因里面自带的保护机制,它为了保护我们能在原生家庭里面活下去(如果不被接纳,那么我们就无法在原生家庭里面生存,不被接纳就会有失去生命的风险呢),而这种保护机制为了让我们活下去,别无他法,自动启动保护程序,那就是先用一团“虚假,不切实际”的迷雾将我们的我心智先暂时蒙蔽起来,先让我们活下去再说。(我们的完美,其实继承自原生家庭,来自于苛责与不包容,因为我们太小无法直面苛责,便只能用“完美”去解决苛责这个问题。),说到这里,其实我们的极端呢,也就是来自于原生家庭里面人的极端,而会产生生问题是由于这个世界却是宽容的,无论是我们还是原生家庭里面人的想法都无法在这个世界中得到实现。父母痛苦,他们便会把痛苦带给我们,而父母幸福,她们带给我们的也会是幸福。

  这一切犹如人类在极端饥饿,或者是寒冷的时候,会暂时停止向那些不太重要的器官提供营养,而首先保证心脏的跳动。

  而当潜意识为你作了这一切之后,你并无法觉察,你也根本不可能去觉察到这一切的进行。

  首先需要认识到,这种保护机制是只管你当下,而不管你未来的,它如同一个紧急程序,一旦启动保你现在无忧,而不管是否会损害你的其它东西,如饥饿状态下,只向心脏输血,无疑可能导致其它器官的衰竭呢。
  所以当我们带着这种保护机制长大,,在一段时间内,在有限的团体以及人群中,它确实可以达到预期效果,给我们弥补一些家庭本该给我们的东西。

 可是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圈子变大,团体变大,事情变多,更多地接触这个社会以后,这个保护机制便会出现问题。

  因为这个保护机制是如此狭隘,如此主观,有着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它也同样脆弱,一旦破裂便会引发我们的逃避与恐惧,引发各种各样的症状。

  所以当我们度过童年,不在需要依赖原生家庭给我们食物让我们不至于饿死的时候,这种保护机制的作用已经失效,而我们却不得不将其传承下来,因为我们靠这样的机制已经度过了许多年,它成为了我们的行为处事准则,我们自然认为它是对的,自然将矛盾对准了“自己”,是认为自己不够好,自己能力不够,只要努力呢,就还是会回到自己原先的那种状态之中,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呢。

  所以我们不敢走出去,一旦发生问题便会责怪自己,这一切不是如同“父母”所做的事情一样吗?这样到头一来,父母虽然已经不在我们的身旁,我们却成为了自己苛责的“父母”,继续无情地去鞭笞自己,继续无情地用“完美”的要求来要求自己。
  这样一来我们还是活在“童年”,无法成熟。
  所以,我们现在还需要成长,首先就是感谢这种保护机制,是因为虽然它带给我们痛苦与磨难,却在童年时保护了我们呢,没有它,或许我们无法肢体健康地生存到现在呢。
  然后,需要去明白这种保护机制的任务已经完成,是时候去向它说再见了,“完美”的任务是让你安全度过童年,而你现在确实不需要它了,去明白完美只在你的原生家庭中起到关键作用,而你现在已经长大,不再面临着婴儿与孩童时期困境,不再需要他们给你去提供食物也能凭自己生存下去呢。
同时你也需要明白,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宽容的,有好有坏,好并不意味着被接纳,而坏也并不意味着不被接纳呢。
勇敢的去面对吧,事情是这样的,你先鼓足勇气向前迈出一小步,哪怕是小到不能再小的一小步,而你发现事情没有如你所想,而是另外一个样子后,你便自然拥有了迈出第二步,甚至更大一步的勇气与信心,这样你便走出了保护机制,走出了完美,因为你不再需要它了。

同时还有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那便是当我们听心理咨询师说了一大堆道理之后,行动起来却有着巨大到无法逾越的阻力,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这种阻力呢?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一部分阻力来自于自我的价值观,比如说你怕被人不尊重,无视。当心理咨询师向你说敢于直面这一切时,一股阻力便会冒出来,那就是我们的“追求”,我们会这样对自己说,难道“更好”“被人尊重”不是正当的追求吗,为什么放别人那里没问题,而我就不能这样追求呢?
我想说的是你们追求的是完全不同的两样东西,别人追求的是被人尊重,看得起的这种可能,而你追求的是“完美”,追求的是不能让“不尊重”这件事情发生在自己的世界里呢。

仔细想一想,前者是在现实中,包容中,可能中追求,而我们则是在绝对中,完美中,进行追求。

然后需要明白的一点,便是恐惧的作用,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走出来过,所以恐惧世界会像我们脑海中预想的那般可怕与危险。(可怕仔细想一想,前者是在现实中,包容中,可能中追求,而我们则是在绝对中,完美中,进行追求。
然后需要明白的一点,便是恐惧的作用,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走出来过,所以恐惧世界会像我们脑海中预想的那般可怕与危险。(可怕与危险来自于原生家庭,小时候这种危险可能是现实存在的,而现在呢这种危险却是我们自己想出来的)。

  要想走出保护机制,唯一的方法便是看到“不好”的自己,“差”的自己,“不堪”的自己,“不完美”的自己却同样被他人接纳与呵护。
当终于一天你能够明白这一点的时候,真正看到,看清楚的时候,你那时候再去做选择,当完美已经失去其价值,给我们提供不了任何东西的时候,我们还会选择完美吗?
我们那时候还会把自己当做一头拉磨的驴去永不停歇的去鞭打自己吗?当鞭子,拿鞭子的人已经不存在了,我们还会去甘愿当一头永不懈怠的拉磨驴吗?
这时候,我们才能够看到现实中自己的宝贵,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去看待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而不是完美的自负,与现实给你带来的自卑。

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向原生家庭说再见。

以专业赢得信赖,用真诚温暖心灵

森知心理,您身边的心理顾问

欢迎来电:025-84470026 客服邮箱:025XL@163.com

姓名:
年龄:
联系电话:
邮箱:
咨询师:
时间:
留言:

相关文章

森知公众号

网站首页关于森知加入我们联系我们预约咨询意见反馈心理问答

版权所有:南京森知心理咨询    ICP备案号:苏ICP备15047179号-2

中心地址:南京市中山东路头条巷50号(逸仙名居)2栋301    E-mail:025XL@163.com

全国服务热线:

7*11(9:00-20:00)

025-8468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