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一条通往爱与治愈的路
浏览量:3654 发表时间:2022-05-07
每一位来访者都带着自己过去的创伤而来,他渴望被理解,渴望被看见,他用他自己的方式在像我们呈现他曾经遭遇的伤痛与挫折,是如何将他困住,又是如何一步步发展成了问题或者症状。他们渴求得到解脱,想从痛苦的泥潭之中拔出来,获得人生的自由与心灵的愉快。可他们却不知为何,似乎在过去那么多年的时光里,很难快乐起来,不是深陷抑郁的痛苦之中,就是被焦虑感死死的缠绕,又或者被强迫定格住了,上不去、下不来。
有一天,我突然被一首歌打动——毛不易的《一荤一素》。随后,在B站的MV中我了解到了它的创作背景,这首歌是他写给他身患重病后已逝去的妈妈的,也了解到了原来这首歌也曾经打动过无数听众。原因只有一个:这不光是一首歌,更是一种爱的表达。随后,不由让我联想到现实生活中,因为各种原因分离而导致痛苦的人们,联想到来访者所受的创伤与不堪经历,为何依然在情绪上、症状上备受折磨,寻不到出路?
其实,归根到底这些心理问题的背后是源于两个字——缺爱;拓展成四个字就是——缺失了爱;扩展成一句话便是:因为曾经缺失了爱,让他们没能获得爱的能力,在今后人生的道路上,一直苦于寻找爱与被爱并不断受伤的过程!
我想,这是除了我们用常规方式分析每个心理问题的根源所能给出的解释以外,唯一一个可以囊括这些根源的根源——正是因为“缺爱”,才导致了人的种种的情绪困扰、心理问题以及心理障碍。
那么,怎样才能补上缺失的爱,让我们最终得到治愈呢?
很多的人会向外求,终其一生,他们都在寻找爱的路途中,像一个苦行僧,无果而终。我们都知道要想获得被爱,首先你得先爱自己。可难点在于,一个从未感受过爱,从未被给予过爱的人,根本就不知道爱长什么样,从哪里借来,又从哪里取得?唐三藏西天取景虽艰难险阻,可尚有道路可循。“爱”这个玩意,即空洞又抽象,去哪里找呢?
“善”能生“爱”,你信吗?
一个人的善念能生出爱来。冒出这个答案是在听反反复复、一遍又一遍听这首歌时所产生的,这是一首了不起的原创之歌。因为这首歌里除了有爱,也会同时让你感受到一种善念。我想这个答案,对于治愈心理病症来说,一定不是什么灵丹妙药,也并非唯一出路,但却值得我们去尝试。倘若善念真的能生出爱来,我们在寻找治愈的道路上,何妨不去试一试,先培养自己获得“善”的能力。
人性本善,还需要培养吗?
有人认为善良应该是人类出生就具备的品质。正如《三字经》开宗明义的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可荀子的观点却是:“人性本恶”。到底是孟子说的对,还是荀子更有道理?到底是儒家的文化更接近人性,还是法家的观点更符合实际?我曾经也被弄的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后来知道是因为自己的浅薄,所以才看不明白,还把这两种观点放在对立面上,认为他们是截然相反的论调。显然,这样的认知是偏颇的。
后来认识到,孟子推崇的性本善论,其中或许包含一点:他相信一个人的内在,原本是存在很多的善因或者说善根的,如果这个人的善心没有显现,可能是时机未到或未受点拨的缘故。又或许是因为后天环境的影响,让这一颗善念的火苗始终没有燃烧起来。如同一颗小小的种子,没有得到阳光照耀,没有播撒在滋养的土壤,那么种子(善念)将被掩埋,无法破土而出。真如我们人类一样,没有得到爱的滋养,也是很难有发善之心的。
所以,性本善,确实也是本善的。
但人性却又是本恶的。
从心理学的视角,每一个婴儿都是自私(最初是活在全能自恋状态下)的,他们不用教就拥有吮吸的本能,为了生存会不顾妈妈的疼痛,使出全身的力气,哪怕让母亲肌肤受撕咬的伤也要获取生命的乳汁;他们会因为自己的不被满足,惹出各种令人头疼麻烦,使得养育者的情绪常常处在奔溃的边缘。
精神分析学家克莱因说过,我们与外在世界建立最早关系的是妈妈的乳房,然后才是妈妈。所以乳房就被分成了好乳房与坏乳房,也代表了好妈妈与坏妈妈。
当妈妈可以很好的回应并满足婴孩需求时候,婴儿变得温顺(感知到了好乳房,是好妈妈的象征),这时候的他们便是小天使;当妈妈的回应是冷淡或错位的时候,他们变得邪恶的,会攻击母亲(感知到坏乳房,是坏妈妈的象征),这时候他们又会变成小恶魔。
所以,荀子主张的人性本“恶”(自私),也是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的。
从物种进化和优胜劣汰的角度来看,人性原本就是会有“恶”(自私)的天性。不自私,则不能让自己很好的存活。螳螂为了活下来,也会吃掉自己的配偶。狮子会通过搏斗来获取自己的王者地位。人类和动物也会有相似的地方,但人类和动物又是不同的。人通过后天被抚养,被很好的关爱与照料,是可以被教化的,通过父母双亲给予的无条件的爱,让一个生命得以教化。他感受到父母的爱,长大后也能生出爱自己与他人的能力,同时会从恶(自私)到善(付出)有一个转变,让爱的生命延续下去。
在现实世界中,不是每个孩子都那么的幸运的 。他们很难碰到具备完善爱能力的父母。所以,对于一个成年的个体来说,拥有爱的能力与善念的品质并非易事。
在这里,我们可以分几种情况来看:
第一种情况:从小被爱包围、被善待的孩子。
幸运的他们,幼童时期能自然的被父母的爱滋养,通过最初与父母间的良好的自体客体感受,他会感知到的世界是安全的,人与人之间是有温暖的,即使成年后遭遇各种挫折,但由于根基稳固,他们生命最初所建立了强有力的安全感与连续的、内聚的核心自体。仿佛他们原本就拥有一种生命底色,是暖色系的,这就使得他们看待事情的角度会更合理更包容,便能在现实的挫折中依靠自身力量顺利的渡过。
第二种情况:童年缺爱,被精神虐待的孩子。
为什么有的人心中有恶却无法消除呢?因为他从未被善待过,他眼前所见的或者经历的都是冷漠、自私和黑暗,没有温暖与包容。没有得到过无条件的爱,没有那种不需要特别努力就可以被肯定被爱护的感受。他的世界里面,只有利益互换,只有通过价值筹码去换取他情感世界的一点支撑。
就像王宇老师在《强迫症-心魔》一书中提到的——被嫌弃的小孩。
“当一个人的童年不被爱,不被接纳,他的内心就会形成一个空洞,他会穷其一生去填补,以争取自己的一席之地,减轻那种一无是处。为了赢得爱,他会牺牲自己的自由、压抑自己的需求,去满足父母的需要。长大后,他也同样会去毫无底线的去满足他人的需求。他试图做好一切,成为父母眼中的乖小孩,成为他人眼中的老好人。对于内心缺爱,缺少价值的人来说,无论他取得了多少外在的成功与认可,在内心最深处,他依然是那个受伤的小孩,他依然不能接受真实的他自己。”
所以,他们后天就形成了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或是人格障碍。
不能接受真实的自己,不能大胆的做自己,是因为他担心如果暴露了自己那”不好的”、“不被允许的”“不被认可”的地方,将不会被爱。他宁愿放下自己的“尊严”用卑微的方式去讨好,就像一个精神乞丐一样,去和他人乞讨到一点爱。因为得到爱,哪怕是虚假的爱,也是他们最终的目的。
这个被嫌弃的小孩需要通过成绩好,变得更优秀,考取名牌大学,获得荣誉证书等这些外在物质条件,来换取父母对他的爱,但到头来,他会发现,他的努力换来的不是爱,而是更高的要求和无止境的被期待。他们像一个精神囚徒,在追逐名利的道路上,永远无法获得人性的自由。
遗憾的是,并不是父母不爱这个孩子,而是父母本身也给不出爱,因为他们自身就是匮乏的。你怎么能奢望从一个乞丐的碗里再去向他讨要一口救命的饭(爱与精神食粮)呢?
一首叫《饥饿》的歌
苏永康在1998年发行了一首歌情歌叫《饥饿》,记得那会自己上高一,这首歌在音乐榜单上很流行,班里的同学也经常会哼唱。里面有一句歌词唱到:“我饿了,请你给我爱......”,当时,正值青春期的自己很难理解,为什么它会把爱比作一种食物,让别人去喂他?觉得很荒谬。现在终于理解了。原来,在婴儿的心里,妈妈喂养它的乳汁就代表了爱,这是生命存活的必要物质。成年后,恋人对另一方的关心,照顾也代表了爱;所以,它希望别人喂的爱正是体贴、关心、赞美、安全感等等的象征罢了。
养育者从小对孩子的无条件接纳,镜映、支持就是原始爱;这是生命中所需的精神食粮。那些没有得到爱的孩子。对他们而言,父母的肯定代表了爱、别人的评价代表了爱。所以,才会在寻爱的路途上“孜孜不倦”而又“乐此不疲”。他们甚至想通过外在的物质去换取爱。用自己的优秀、自己的卓越、自己的成功、自己的金钱来博得他人的赞扬与喜欢,仿佛这样就等同于获得了爱。
一个人得不到爱,就会向外求,通过讨好,通过压抑,通过伪装,通过牺牲自己,他渴求爱,就像沙漠寻找水源,像枯木等待春天。但他却不知道,往往向外求,是求不到爱的,还会把自己弄的遍体鳞伤。最终变成迷失的羔羊。就像这首歌里唱的一样。爱情中的那个人把获得爱的途径,交托在别人的手上。祈求对方给与他爱。但他不知道,这种不正确的途径,很可能会带来彼此的伤害。所以,我们会看到,正缺爱的人,又得不到爱,得不到后又苦苦的追寻,然后一次次的失望。心理问题和症状就变得越来越严重。
第三种情况,虽然童年缺爱,但后来依然培养起了爱的能力。
这样的人他必须经历过磨难,吃过人世间的苦。在自身的顽强努力以及部分的社会支持系统下(亲人、朋友、心理咨询师),他突破重围,杀出一条血路。孟子说: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似乎是到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境地,方能扭转乾坤。是的,这样的人很不容易。因为看见了苦,感受了苦,经历了苦,接受了苦,仿佛被苦难击穿但却存活了下来。正是由于自己感受过切肤之痛,所以,才能体会他人的苦。推己及人,有一天他理解了“众生皆苦”的现实,便对世界,对着他人心生善念来。
对世界万物生出善念,爱的感受便油然而生。先学会了爱自己,然后就开始去爱别人。
虽然,他们曾经经历过抑郁、焦虑、强迫、恐惧等痛苦的折磨,经历过的心理的创伤后形成了相关病症。但他们不再向别人求爱,而是找到了正确的方向,或许是自身的努力、或许是心理咨询过程中感受到被理解被接纳产生的领悟、或许是良师益友的帮助等,生出善念。最终,正真的接纳自我,达到治愈状态。
如何才是真正的接纳呢?其实,不得不说,它和善也是有联系的。
当你善时,你就会变得柔软,不会去和世间万物做对抗,当你和他人和世界对抗的时候,其实是你的现实自我在和那个理想中不满意的自我做对抗。咨询中经常会有来访者发问,:“咨询师们总让我们要接纳症状、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接纳现实的残酷。可我并不理解,什么才是正真的接纳?”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也常常苦闷于找不到一个精准的词汇或者一两句高度概括的句子去阐明。如果联系上今天所想谈的主旨——善。不知道能不能说的明白,但我想对你们说,当你不在用力和外界做对抗,当你不再如临大敌般的时刻提醒自己要处于战斗警备状态时,你就松弛了下来。你会感觉你从外到内,变得柔软起来,连你的肌肉都不再会是紧绷的状态,目光也会变得柔和,当你有了这种柔软的状态时候,不与外界为敌,就是和自己和解的过程,这就是一种接纳了。同时,当你变得柔软而不再强硬,你对自己便也是发了善心,也是一种爱自己的表现。所以,接纳、爱、善,这三者,我似乎感觉它们是一体,是相互融会贯通、可以相互转换的。
如果,善念能生出爱来,那么,当你心中有恶的时候,你就没法生出善念,当你没法生出善的时候,你就没法生出爱来,你没法爱自己,就不可能去接纳自己、接纳他人、接纳世界。
我曾也遇到过很有善的人,虽然不是生活中很熟悉朋友,但她们也也无私的给过我些帮助,这帮助无论大小,都是发自内心的。我想正是因为她们内心有爱,才会对他人有善。正是因为她们的善,也才能让自己充满爱与被爱。如果她们心理有伤痛,也能被爱所治愈。
所以,想要治愈自己,就要先获得爱的能力,想要获得爱的能力,就要先有善的能力。
如果你还未曾被爱过,也无法向他人祈求来一丝爱。那么,你或许可以从善做起。虽然善的品质并不容易获得,想要做一个具有善念的人不是说出来就能做到。但我想,至少善良没有贫富之分,没有经济准入的门槛,不需要跨越阶层的鸿沟。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努力。
当你有一天,修得了善念,爱的希望便会升起,或许一些痛苦的根源也将会被消融。
END 2022.4
作者:杨 眉
2006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2011年起开始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并长期参加曾奇峰、施琪佳、薛伟、徐凯文、徐钧等老师的学习,长期参加督导训练, 多年致力于个案心理咨询。擅长人际困扰,职业发展、个人成长、婚姻情感、青少年学习压力、亲子关系及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等
咨询理念:
我们并非要努力变成完美的样子,而是在不断与不完美自己和解的道路上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