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障碍:别再让症状成为“替罪羊”
浏览量:2203 发表时间:2023-10-27
文/心理咨询师 杨眉
心理学家阿德勒对症有不同的理解,他认为:症状不是过去的产物,而是为现在服务。
在精神分析的背景下,很多事情是因果倒置的。现在的你,不是过去那些原因导致的,而是潜意识的期待让你呈现出现在的样子。举例来说:你不敢花钱,不是因为你现在真的没钱,而是你觉得你不该有钱。你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并不是你真的不够聪明,而是你不相信以你的能力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你自卑不是别人不爱你,而是你从内心觉得你不配被爱。
在心理咨询中,我们也会发现这些现象。孩子不是因为突然肚子疼导致不能考试,而是因为不想考试莫名其妙肚子疼,出现了症状。你不是因为被指责变得暴躁,而是因为你用暴躁来“引诱”别人指责你。看到没有?你内心想或不想实现的“愿望”让症状成了“替罪羊”。你的症状在为你的潜意识目的服务。或许这些听起来会让你匪夷所思,难以置信。没有关系,心理分析会像剥洋葱一样,将外皮一层层拨开,看到最核心的地方。
在我看来,症状有时候会让你获得一种存在感。当你活在痛苦中挣扎的时候,是不是会有一种切切实实“活着”的感觉,即使这种感觉很糟糕,但也比“死了”好。因为死也是需要勇气的。试想,如果连死的勇气都有了,何不以此勇敢的状态来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
在这里,很想换个角度去看看我们的症状:
一、症状或许是一种“保护”。
强迫症状,将能量消耗放在了出现恐慌时如何解决的仪式和行为上,来来回回多次,最终因为疲惫了,放过了自己。
焦虑症状,将能量消耗在无时无刻担心未来的事情上,越是重要的事情越是不能有一刻的放松。似乎这样才更能感受到自己是多么的在意与努力。以此来降低其他不舒服的内心感受。
抑郁症状,将矛头指向自己,能量消耗在自责,内疚中,将你沉在低谷里灰暗中,这是一种无谓的内耗。通过不断的自我批判,似乎把自己搞到极度难受了,外界也就没辙了。毕竟对于一个弱者,强者即使胜利那也胜之不武。就好像内心有句潜台词说:我都这样了,你们还想那我怎么着吧?
二、症状或许是一种关系的链接。
虽然你曾厌恶你的父亲或者母亲的某些行为习惯(或表现出来的症状),但你不知不觉中却变成了他(她)的样子。潜意识以你没有察觉的方式认同了父母。这种认同,会让你们彼此靠的近一些,儿时的你与他们之间没有发展出一段良好的关系,借由此的内在认同在形式上表达了一个孩子对他们父母关系上的渴望。使得你像一点,再像他们一点。就如同你的潜意识里想靠近他们一点,再靠近他们一点。
我有位来访者,与他父亲的关系比较糟糕,父亲是一个对自己极度控制型的人,对孩子也是一控到底,这位来访者为此非常痛苦,即使他成家了,也无法逃脱父亲的“枷锁”,同时他对自己也是极度严苛的,内心有很多无形的规则。他曾和我说过,如果不遵守这些所谓的“规则”,他将无所适从,便找不到自己了。而且还有一种背叛父亲的感觉,这让他很不舒服。他明明不喜欢这样却又变成了自己最不喜欢的样子,也许是为了与父亲保持连接的一种方式,似乎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倒戈起义,才能表面上维系好他们内在的关系。当然,我们还需要在咨询中一起探讨和理解这部分内容。
三、症状中的种种表现或防御系统像一瓶胶水,来粘合你的支离破碎。
有位来访者十分追求完美,时时刻刻要求自己,她做到了,别人眼中的她是个成功者,是个优秀的人。活在了旁人的赞赏和羡慕中。虽然这是一种病态的“好”,但至少在她内心还没做好放下一切,面对自己脆弱的时候,可以暂时维系生活和工作的平衡状态和完美状态,让她为活着找到一点乐趣与理由。就像一个内在已经破碎的花瓶,任由其碎成玻璃渣的惨不忍睹还是用胶水暂时把碎片拼凑好粘连住形成整体会让他心里更好过一些?这是一个值得每个人思考的问题。相对于人格水平较低的人来说,这瓶胶水就是他的缓冲带,让她有更多的时间去成长,让她可以暂时用相对美好的形象来示众。等到她发展出更多内在力量时候,就可以摔破花瓶,撕开人设,重新铸造,按自己的内心去打造一支新的花瓶,不一定多美,但一定是比原来更加坚固的。那时候,内心才是真正自由的。
所以,症状是有功能的,它并非一无是处。请看见你的症状然后去心疼它们,心疼它们就是心疼你自己。别把症状当作敌人,接受你的症状,正如接受你身体的其他部位一样。当你这样看待它们的时候,你的心也会变得柔软起来。理解它在用它的方式帮助与保护着你。你其实可以放下内心的武器,拥抱你的症状,与他握手言和。
当然,这并没有结束。我们不是要一直活在症状中逃避现实。我们看清它,才会理解它。
它既能保护你,也会损害你的社会功能,一直逃避将会成为你难以逾越的内心障碍。
如一个害怕与异性交往的人,每次遇到异性都会脸红、心跳加速、手心出汗,很害怕面对这样的场景。所以尽量避免与异性交往。你怕被别人发现你的症状,你感受到羞耻;或者你有社交恐惧症,外界对你而言都是充满不安全的,于是你会封闭自己,于是给自己建立一堵墙把你与周遭隔开,与外界绝缘。仿佛先把别人拒之门外,就不会伤害到你了。这堵墙保护了你在城墙之内不被伤害,但它也让你与世隔绝。当你把自己隔离在关系之外的时候,看起来是暂时的保护,避免了自己被伤害,但是却离关系越来越远了。一个人如果切断了外界的关系,就如同身处荒山野岭,冰冷地窖,孤苦伶仃。这就是症状给你带来的弊端。
日常生活中,我们很难逃脱这种模式的循环,越逃越怕,越怕约逃。这种经验一再被重复(强迫性重复),你就更加不敢把封闭自己内心的墙推倒。反而越来越固化了你的症状,让他想魔鬼一样的控制你,同时你也越来越离不来它。
在心理咨询中,作为咨询师不仅仅要让你意识到那些曾经没意识到的症状背后的根源,同时还要在咨询的关系中打破这种顽固的模式,帮你撼动这座围墙,让你产生不一样的互动体验,慢慢去替代你内心中的偏差认知。或许,当你用拒绝的冷酷方式对待咨询师的时候,她会知道这是你背后的深层恐惧和不安全感所带来的应对模式,并在你们俩形成的咨询场域中慢慢将这一冰山消融。只有产生了新的体验,你才会知道你不是只可以选择一种过去的应对模式,你可以发展出更多更灵活的应对机制。所以咨询过程,也是一场持久战,基本的信心还是很重要的。逃避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面对了,才能厘清症状,解决问题。
症状并不可怕,当你放弃了不遗余力消除症状的想法,从另一种角度去理解它、看待它,接受它、体谅它并且坚定信心、鼓起勇气并在心理咨询的帮助下,激发出内在的动力挣脱内心枷锁,才能打破魔鬼宣言、获取内心真正的自由。
我想:症状,或有一天,将在不知不觉中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