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篇:避免自恋型人格的形成
浏览量:1739 发表时间:2023-10-27
文/ 心理咨询师 杨眉
按照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的观点,人出生共有三种原始需求:镜映的需求、理想化的需求以及孪生的需求。今天我们重点讲前两种重要的需求。
人出生有一种最早期的需求,期望从父母那里获得一种镜映。
什么是镜映呢?就是孩子在需要、行为、感受上渴望得到父母的共情性反馈。这种反馈不管是态度上的、言语上、还是行动上的,又或者是一个眼神的确认,对孩子都很重要。孩子因此获得一种内心的安全和满足。但是当父母的反应是以自己的需求来看待孩子,那么孩子则无法从父母的眼中来认识自己,确认自己存在的价值,后天逐渐会发展出不断讨好或者满足别人需求的假性自体。
举个例子:有个小女孩叫楠楠,她5岁了,一天,他亲手剥了一个橘子送给他妈妈吃,她感到自己剥的这个橘子很完整,很漂亮,非让妈妈吃掉。这时候孩子的行为有些夸张,拿着橘子在妈妈眼前不停摇晃,兴奋不已,觉得自己很棒很棒。
如果妈妈是以成人的态度看待这个事情。表现不屑一顾,觉得这么简单的事情有什么好炫耀的,去批评孩子太骄傲了,孩子得到一种挫败的回应。又如果妈妈此时不想吃橘子,就以自己感受来回答孩子,把橘子丢一边,拒绝了孩子送来的橘子。这种毫不在意的回应,也会给孩子挫败的感受。这些都是失败镜映的表现,如果次数多了而且程度严重则会让孩子形成“自恋创伤”。做这些事对大人可能非常容易,但是对孩子却第一次的尝试与体验。孩子很希望,得到妈妈的肯定,来确认他的能力,会让她产生一种胜任感。
妈妈肯定的言语,就会像一面镜子一样照见孩子的行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镜映”。这种镜映需求的满足可以帮助儿童发展出正常水平的自信和自我价值感。
镜映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会导致三种结果:
1、渴求融合:希望自己和对方是在紧密相连的,寄希望于用对方的优势来填补自己的缺失;
2、逃避接触:在人际交往或者恋爱关系中常常会有这样的表现,避免自己和他人走的太近,以免被别人发现自己的缺点、或者自认为很丑陋的地方,所以通过和他人保持一个距离来维持自己的完美形象。形成虚假的自尊;
3、渴求镜映:因为从小没有得到镜映部分的满足,长大就不断的渴望别人赞美他,活在别人的评价之中,为了他人的赞美而不顾一切,一旦对方批评指责自己,内心则有无法承受的焦虑感和恐惧感。所以自己必须带着一个人格面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完美人设。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理想化的需求。
事例一:此时,正值春暖花开去户外放风筝的季节,在公园里,有个小女孩怎么努力都不能将风筝放到天上,很焦躁,这时候,爸爸过来不急不慢,把线轴理理好,又探测了风向,很快趁着东风就把风筝放上了遥远的天际,孩子这时候欢呼雀跃,兴奋的拍手鼓掌,此时他心理觉得爸爸特别厉害,特别有能力,一下子就把这么大一只风筝给放飞到天空,自己做不到不要紧,但是爸爸能做到,而且这个人不是旁人,是和自己关系很近的人。孩子原本对自己父亲就会产生理想化的部分,此时的理想化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感知到这个和自己关系很近的人是很有能力有本领的,也会让自己获得了这种融合的力量。
理想化需求就是孩子需要把一系列好的品质、或者说这种优秀的楷模典范加载到另一个客体身上,通过与他的接近让自己感觉到安全的,平静的、美好的。其实它是想获得一种支撑,因为我们知道孩子相对于大人来说是弱小的,他们的在能力上很多是做不到的,对父母理想化的需求是为了获得一种支撑的力量,是一种对自身能力不足的一种补偿形式。
理想化的个体会把理想化对象感受为自身的一部分,来缓解自己能力不足的焦虑和挫败。从而获得一种悦纳感。正如这个小女孩通过生活中的点滴在他的(健康人格的)父亲身上获得了一种理想化需求。
事例二:
我身边一个6岁的小男孩在学轮滑,他学了1年,花了不少学费但滑的并不好,不过他倒是很努力,一直也没有放弃。有一次在小广场看到他转弯时候摔了一跤,于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就脱下冰鞋,狠狠的扔到一边。
他的妈妈在一旁看到了此番情景,立刻对孩子说:
你看你这么笨,学了一年多了,不如刚学3个月的小朋友滑的好,白白浪费给你花了这么多时间和钱,看来你真是没有运动的天分。
这时候,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孩子的感受。孩子会产生挫败体验,认为自己挺笨挺糟糕,是不如他人的。因为达不到父母内心的要求,后来呢,他觉得自很羞耻很没面子,突然站起来继续不停练习,他也有一种表现的欲望,希望得到妈妈的肯定。但由于方法不当,那天导致膝盖受伤。从此,他再也不能快乐的学习轮滑。对于那个小男孩来说轮滑已经不再是他的爱好,而是变成了他维系自尊去讨好父母欢心的一种工具。
我们知道,父母镜映质量高,会使儿童发展比较健康自恋和正常的表现欲。如果父母的镜映不足,孩子的核心自体无法增强,就会寻找其他办法替代补偿,比如幻想自己是完美的,全能的,可以做大事情的,以此让自我感觉良好。也会不顾牺牲自己的一切的努力去获得他人认可。
事例三:
一个爸爸因为自己孩子钢琴比赛获得了市一等奖,非常的开心,觉得自己脸上很有光。爸爸对孩子讲:你果然是最优秀的,这么小就得到了第一,像朗朗一样是个钢琴天才。只要有人来家里做客,他总是沾沾自喜的让孩子表演一段难度相当大的钢琴曲《野蜂飞舞》,以此彰显自己的孩子的了不起,顺便再在客人的吹捧之下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我们也可以想象这个幼小孩子的心理感受。他其实内心压力是很大的。他觉得自己不能给父母丢脸,一定要表演的完美,不能弹错一个音符。只有符合父母的期待,自己在他们眼中才是有价值。
我们常说过犹不及,过度的赞美,不切实际的夸耀,就像过分贬低一样,也会导致孩子的自恋受损。
想要避免孩子形成自恋人格。首先,父母在与孩子的相处中,不要把孩子“物化”,要用成熟的爱来养育孩子。
孩子滑冰不够好,如果母亲可以去镜映到他背后的努力,看到他的顽强的一面,孩子就不会那么自暴自弃,也不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那么糟糕。
那个弹钢琴的孩子在音乐上有天赋,如果父母把当成自己炫耀的的工具。就不会让他误以为只有自己不断优秀和完美,才能得到父母的爱。当他长大成人后,如果他的现实才能无法匹配上自己期待的成就,那么他可能终身都在寻求一种外界肯定,在他人不断的赞美中才能存活,才能获得快乐。
所以父母不要过分贬低、也不要过分夸耀自己的孩子,而是要给予以上所说的这些镜映和理想化的需求的满足的回应才是帮助他们建立健康人格的基础。要知道在小的时候,孩子是从父母的眼睛中认识到自己的,哪怕是父母一个确认的肯定的眼神对孩子也是很重要的。父母的眼神也像镜子一般的会去照见一个孩子的内心。
科胡特说这种镜映和理想化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将在自己的一生中去苦苦追寻,寄希望与他人。一个人如果在这些方面有缺失,成年后,由于需求不当、或者遭遇了另一个人格发展水平较低的个体,就会容易在情感和人际交往中,遭遇一次次重复性创伤。希望你能意识并能逐步改善这样的情况,活出一个健康自恋的状态与自我认可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