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知的几个心理学黄金定律
浏览量:7739 发布时间:2016-05-19
父母应知的几个心理学黄金定律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实质上是一个像朋友一样陪伴的过程,而不是高高在上教育的过程;家庭教育是一个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而不是父母等待孩子成长的过程。家庭教育实际上是一门“动心”的艺术,而不是动嘴的说教。如果不能把工作做到孩子的心坎上,其教育的效果往往会苍白而无力。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每位父母亲都应了解学习一些“心理规律”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并趋利避害地发挥它们的作用,从而科学地引导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心理规律一:加分和减分
每个人心里会给自己打个分,分高的偏自信,自信是一个人快乐成功的核心心理品质。分低的就比较自卑。分数太低的人,过度自卑,不仅体会不到快乐,也很难成功,有的时候,甚至会感觉到自己没有生存的价值。如果60分时及格线,低于60分就很危险了。
被批评等于减分,被表扬等于加分。在当前的教育体制教育环境下,我国大多数孩子是自信不足的。再加上年龄的原因,他们内心的自我打分总体是偏低的,有的甚至是处于临界边缘。这个时候,父母的不当过度批评,等于不断地减孩子的分,而孩子为了维护自己那点可怜的分,在被批评时,就会拼命保护自己的分,于是会表现出特别激烈的反抗。反之,如果遇到一些事,父母能宽容,甚至肯定孩子的一些优点,那么就是给孩子加分了。孩子被加分后,分数比较高,心里感觉没有什么危险,这个时候,他就可以冷静的看待自己的问题,于是,说不定,可以开始看到自己的一些不足。
所以,聪明的父母给孩子加分,孩子才敢于给自己减分,然后孩子会想办法提升自己,给自己加分。
心理规律二: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
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他想这种效应能不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正是“暗示”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妈妈是孩子最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如果是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相反,如果妈妈对孩子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孩子的心田,使孩子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那么,你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
心理规律三:超限效应表达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可见,妈妈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很有趣的是父母和孩子的博弈是有其特殊性的。这种博弈有的层面是彼此对抗“你进我也进”,但在有的层面却是“你进我就退”。我们认为每一个人的内心天生自发的就有向上的动力和愿望。有的时候父母只需要顺其自然就可以了。可是,父母往往过多的干涉,太多的父母为了想让孩子上进,会想进一切办法,恨不得背着孩子往前跑。问题是这样替代性的成长最终会害了孩子,这个时候就会发生“你进我退”的状态。父母越要拉着孩子跑,孩子越往后退缩。
所以,针对中国当前的家庭教育情况,少说比多说好。
心理规律四: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德西效应在生活中时有显现。比如,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如果你这次考得100分,就奖励你100块钱”、“要是你能考进前5名,就奖励你一个新玩具”等等。家长们也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了。
在学习方面,家长应增进孩子对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增加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动机,帮助孩子收获学习的乐趣。家长的奖励可以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一些东西,如书本、学习器具,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奖励,则最好不要。 少用物质奖励,多用精神奖励,最终,让孩子意识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如果孩子的学习一直是被一些外在的奖励所牵引的,那是长久不了的。
心理规律五: 增减效应
人际交往中的“增减效应”是指:任何人都希望对方对自己的喜欢能“不断增加”而不是“不断减少”。比如,许多销售员就是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在称货给顾客时总是先抓一小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添入,而不是先抓一大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拿出。
我们在评价孩子的时候难免将他的缺点和优点都要诉说一番,并常常采用“先褒后贬”的方法。其实,这是一种很不理想的评价方法。在评价孩子的时候,我们不妨运用“增减效应”,比如先说孩子一些无伤尊严的小毛病,然后再恰如其分地给予赞扬。不管怎么样,最后以赞扬肯定结束谈话!
心理规律六:霍桑效应
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然愤愤不平,生产状况很不理想。后来,心理学专家专门对其进行了一项试验,即用两年时间,专家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的产值大幅度提高。
孩子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困惑或者不满,但又不能充分地表达出来。作为母亲,要尽量挤出时间与孩子谈心,并且在谈的过程中,要耐心地引导孩子尽情地说,说出自己生活、学习中的困惑,说出自己对家长、学校、老师、同学等的不满。
孩子在“说”过之后,会有一种发泄式的满足,他们会感到轻松、舒畅。如此,他们在学习中就会更加努力,生活中就会更加自信! 所以,在和孩子沟通交流过程中,随着孩子的长大,父母要说的越来越少,听的越来越多。如果有分歧,不是以说服孩子为目的,而是让孩子充分表达为目的。有的时候,父母要学会示弱,在孩子面前甘当一名“失败者”。
心理规律七:贴标签效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而战争又的确需要一批军人。于是,美国政府就决定组织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为此,美国政府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战前的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
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对他们并不过多地进行说教,而特别强调犯人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的表现是如何地好、如何改过自新等。专家们要求犯人们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爱的人。三个月后,犯人们开赴前线,专家们要犯人给亲人的信中写自己是如何地服从指挥、如何地勇敢等。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那样勇敢拼搏。后来,心理学家就把这一现象称为“贴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
这一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如果我们老是对着孩子吼“笨蛋”、“猪头”、“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等,时间长了,孩子可能就会真的成为了我们所说的“笨蛋”。所以,妈妈必须戒除嘲笑羞辱、责怪抱怨、威胁恐吓等语言,多用激励性语言,对孩子多贴正向的标签。
心理学家们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自我实现的预言”。就是当一个人潜意识里是怎么认为一件事情的,即使是他的意识层面不喜欢的,但是他总是会无意识的做一些事情,促使事情往他潜意识认为的那样去发展,最后,事情果然如他所料。也许,这个不是他想要的结果,但是,他的潜意识会说“你们看看,我早就知道……”心底里说不定还有一丝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暗喜。心理学上经常会讲到强化,而关注就是强化,提到就是强化。所以,选择关注什么,什么机会成为现实。
所以,从父母语言上怎么说到心里真正的是怎么想,都是要注意的。
心理规律八:登门槛效应
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在你请求别人帮助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而如果你先提出较小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登门槛效应”。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也可以运用“登门槛效应”。首先,对孩子提要求的时候不要空洞,比如“妈妈希望你学习进步。”“爸爸希望你作业更认真。”等等,这样的要求基本没有用。要提出具体的目标,比如:“妈妈希望下次考试能进步5名。”“爸爸希望你下次作业只错3题。”等等。其次,先对孩子提出较低的要求,待他们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扬乃至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这就像上楼梯,谁也不可能一步就从一楼跨到二楼,不是吗?所以,耐心陪伴,慢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