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如何被“塑造”的
浏览量:9788 发布时间:2016-02-28
我们是如何被“塑造”的
心理咨询师 曹惠
因为就快过年了,我也去理发店把头发“捣鼓”一下。今天非周末,外面又下着雨,所以理发店里的人并不多。理发店里相对来说还比较安静。
过了不一会儿,外面的声音渐渐大了起来。只听得一位年轻女士的声音在叫着:“不要动!不要动!我叫你不要动,你怎么还动!不要动!不许动!。。。”,然后是更大的声音:“你看!你一动,后面的头发被剪坏了吧?!丑死啦!你以后怎么见人呀?!”,同时伴随着的还有奶奶“不要动,不要动,你不能动。。。”的声音。原来,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和一位年长的奶奶带着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孩来理发。由于小孩在理发的时候,会乱动,这位母亲在发火。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很久,后来,这位母亲觉得没有办法了,就“征求”小孩人意见:“你究竟剪不剪?如果不剪,那我们就打车回去!”。我刚刚想:咦!这位母亲还不错哦,可以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可是,这位母亲接着说:“如果你不剪的话,你以后就不要跟着我去上班了!也别想我给你买什么东西,你什么也别想要!”。孩子的声音很低很低,我一点也听不见,但接着我又听到:“那你不能动啊!”接下来的又是几十个“不要动,不要动,叫你不要动,你怎么还动?。。。”。奶奶说:“多漂亮的小伙子呀!剪坏了就不好看了”。妈妈说:“剪坏了,大家都不要看你了,丑死了!”。孩子再也受不了了,大哭了起来。听到这种情景,我只能苦笑着摇摇头。帮我做头发的小伙说,唉!我想起了我妈妈,如果当初不是我妈妈的脾气坏,我今天也不会站在这里。
我一直在犹豫是否要过去看一下,但一想那是别人的事,我似乎不适合掺和。但后来听孩子哭得挺可怜的,我就走了过去。那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她站在椅子边上,脸通红。儿子蜷缩在椅子,这是一位很俊秀的小男孩儿。我轻轻地跟这位母亲说,你太焦虑的话,会影响到孩子的,你先平静一下。她很急的说:“我没焦虑,我开始也没这样说他呀!但他一直动!”。没办法,我只好走到椅子的前面,轻轻地拍了拍小男孩的手臂。他忽然好像就安静了下来。我看了看他的后脑勺,并没有什么被剪坏的迹象,只是可能理发师已经给他剪过一点点了,有一小块地方稍微短一点点,如果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这时,妈妈问你剪不剪,男孩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剪。我拉着他,问他,到我那边去好不好。他什么也没说,只是从椅子上下来,安静地跟着我走到我坐的地方。
他坐在我的椅子上,也没有说话。我正思考着,该如何让这位男孩在安静的情况下,配合理发师把头发理一下,他开始动了起来,而这时他的奶奶走了过来,把他又带到他们刚刚理发的地方去了。
接下来,又是开始部分的重复。又过了大约十多分钟,没有了小男孩的声音。这时,母亲的语言变成了:“就这样,不要动,等你剪完了,我去给你买玩具,买汽车,买保时捷,买法拉利,买宾利,买。。。”,好像凡是名车,我听说过的,没听说过的,她都答应儿子买了。
也许是职业病吧,我这时觉得心里好凉好凉。这位妈妈是怎样在用她的焦虑影响着孩子呀?!这位母亲无疑是爱孩子的,但她的爱是有条件的。
首先,孩子要漂亮才可爱,她才能把他带出去,特别是去她单位,如果不可爱,那她的脸上是无光的(因为其实孩子的头发如果不剪,应该也没有关系的,也不是特别长,而被剪的地方也没有特别的缺陷)。
其次,她给孩子的信息是,如果他有缺陷了(目前这种还不能算缺陷),那么他就是不可爱的,别人也就不爱她了,当然包括他的妈妈和奶奶。如果连妈妈和奶奶都不爱他了,那别人还会爱他吗?
再者,你要听话,如果你听话,我就带你去单位(意味着可以跟着妈妈),带你去玩,给你买很多很多东西,但如果你不听话,那你就什么也别想得到。
还有,这位母亲可能也没有意识到,她在扼杀孩子的选择权。她是说让孩子选择要剪还是不要剪,但如果孩子不剪,孩子就会失去很多的东西。这样孩子还敢于做选择吗?现在我们有很多人都很难说“不”或者很难做选择,就是由于小时候,父母要求我们“听话”而造成的。
另外,这位母亲没有意识到,孩子之所以不停地动,是她在一直让孩子动的。当她在说:“不要动”的时候,其实在提醒孩子“动”。不信你试试看,如果我现在叫你不要去想那个长着翅膀的粉红色的小猪,并且不断地提醒你不要去想,你会想到什么?在我没有叫你不要想之前,你想到了吗?
当然啦,这位母亲肯定会觉得很委曲,因为她说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叫孩子不要动,是孩子开始动了,她才提醒的。根据我在这几十分钟的时间里的观察,我觉得这位母亲是比较要求完美的。而一个完美主义的人,通常来说会比较焦虑,因为我们根本就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如果父母焦虑,孩子通常也比较容易焦虑。如果孩子的焦虑程度比较高,孩子就容易多动。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多动了,要先从父母和家庭氛围上找一下原因,不要把焦点都放在孩子身上。
我们现在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自卑?即使有的人自身条件非常好,但仍然还是没有自信心呢?!从这里,也许我们可以窥见一斑。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在这样的教育下长大的:你要做得好,才会有人爱你;你要听话,我们才爱你;你要学习好,我们才爱你;你要如何如何,我们才爱你。。。。。。
所以,我们从小就学会了有条件的爱,交换的爱。在我们长大之后,与人的交往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地带入这种模式。在婚姻之中,这种交换模式会特别明显“我都为你做了什么什么了,为什么你还对我不好,还不爱我?。。。。。。”。当我们为对方付出之后,我们也总是期待得到回报。这往往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烦恼。
但现在我们已经长大了,如果你有时感觉到不自信,不舒服,要先学会允许自己做个人,而不是完美无缺的“神”,再说了,即使“神”也是多方面的,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而如果我们现在已经为人父为人母,则要允许孩子有他们自己的独特面,不要试图把他们培养成“听话”的孩子。